夫妻约定财产的不动产变动问题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夫妻约定财产的不动产变动问题研究 【摘要】在现代夫妻财产关系中,房产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房价的持续攀升使得不动产逐渐成为大多数家庭财产中价值比重最高的财产,夫妻之间围绕着房产所产生的纠纷也日益增多,而房产的归属与夫妻财产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有学者认为夫妻财产约定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应当严格适用《物权法》的物权公示公信原则和物权变动的基本规则;而有学者认为其应当适用《婚姻法》的特殊规则。本文从夫妻约定财产的概念谈起,论述关于夫妻约定财产下不动产变动的性质之争,最后提出了学生的建议,即认为应当严格区分夫妻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 【关键词】夫妻财产约定;不动产;物权变动;身份行为;财产行为 对于普通家庭来讲,房产无疑是一个家庭中最贵重的财产之一,购房出资的复杂性,加上房产登记的物权效力与实际权属状况的差异等影响,使得房产权属确认及分割成为离婚案件处理的难点所在,也是当事人最为关心及期待公平公正处理的中心问题之一。 一.夫妻约定财产的概念界定 夫妻财产约定,是指具有合法婚姻事实的夫妻双方通过签订财产书面协议的形式,约定夫妻日后生活中的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归属、处分等事宜。夫妻财产约定的主要调整对象为财产关系,其调整范围排除了人身关系。夫妻财产约定是一种特殊的民事约定,其不仅要符合一般民事法律约定的成立要件,还要具有婚姻法的特殊性。 二.夫妻间不动产约定的特征 1. 主体的特定性 成立合法的婚姻关系的夫妻才具有签订夫妻财产约定的资格。即便夫妻双方在婚前已经签订了夫妻财产协议,如果出现了婚姻未缔结的情况,此时婚前签订的夫妻财产约定就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2. 时间上的特定性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订立的财产契约才能成为夫妻财产约定,双方当事人在婚前或者离婚后签订的财产契约均不符合时间上的特定要求,故不属于夫妻财产约定,根据时间特定性的要求,可以区分夫妻财产约定与一般意义上财产合同。 3. 约定内容的价值性 不动产重大的价值性体现在它不仅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动产重大的价值性决定了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婚姻家庭的关系。不动产的处分往往交换重大的意思表示:例如对结婚的承诺、对出轨的原谅、对生育的嘉奖等等。如果忽视不动产处分在婚姻家庭领域的重要性,不能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对于整个社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4. 形式上的任意性 《物权法》规定了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的一般情形,不动产物权变动需要双方合意加登记才成完成。但是夫妻间的不动产约定发生在家庭生活领域,夫妻间往往通过一个书面的约定就解决了不动产的归属问题。夫妻间不履行不动产变动手续的原因有很多,如婚姻关系的私密性、个人法律意识的淡薄和法律不健全、物权变动登记过于生硬、认为有损害婚姻关系的嫌疑等等。 三.夫妻不动产约定的性质的讨论 夫妻财产约定的定性会直接影响夫妻财产约定中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效力判断的法律适用,只有定性准确,司法实践中法官在审判案件时才能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且恰当。 民事法律行为依发生的效果是身份关系抑或财产关系分为身份行为和财产行为。身份关系为基础的身份行为要适用身份法的相关规定来调整;而财产行为因为要以财产关系作为法律适用的大前提,因此要严格适用财产法的相关规定。如果认为夫妻不动产约定是身份行为,那么运用身份法即《婚姻法》来调整这一行为就是合理的;如果认为夫妻不动产约定是财产行为,那么就选择财产法即《物权法》或《合同法》来调整这一行为。夫妻不动产约定由于性质特殊,兼具财产行为和身份行为的特点,学界对夫妻不动产约定类型的划分有不同的观点。 1. 身份行为说 身份行为有“三分说”和“二分说”两种理论划分。三分说认为,根据行为效力状态的不同划分将广义的身份行为分为三种类型,即形成的身份行为、支配的身份行为以及附随的身份行为。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新解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形成的身份行为使本人身份关系发生变动的行为。具体是指结婚、离婚行为,子女的承认、认领、收养、终止收养等行为。 支配的身份行为具体是指以他人身份关系发生变动为目的的行为,例如亲权的行使,家事代理权,结婚的同意等等。 附随的身份行为,即指帮助他人身份关系形成的行为。包括夫妻财产约定,继承的限定抛弃或集成、协议离婚时关于子女监护的约定等行为。 根据此学说,夫妻不动产约定应该是附随性质的身份行为。其认为夫妻之间缔结婚姻关系的行为是主行为,签订夫妻不动产约定的行为是附随行为,属于主行为的性质决定了附随行为性质的判定,因为主行为是身份行为,约定源于双方的婚姻关系,所以附随行为亦为身份行为,所以夫妻财产制约定中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效力的判断应由身份法来调整。 史尚宽.亲属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54 二分说认为身份行为分为纯粹身份行为和身份财产行为。纯粹的身份行为指直接发生身

文档评论(0)

178****00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