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专业资料.
湘雅医学院
病理生理学机能实验
题目 犬失血性休克及其防治策略探讨
姓名 占卓
专业班级 麻醉0901
学号2208091018
指导老师 邹江
同组人 李昊喜 曾永 陈顺波 申振宁 王杰宏 宋昱垚 赵维星 余军 田磊 张涛 陆俊华
日期 2011年11月
多巴胺对犬失血性休克的治疗
摘要 Abstract
通过对狗放血建立失血性休克的模型,然后再用多种抢救方法对其进行治疗。通过比较各种抢救方法的效果,以找出治疗效果最佳的方法。并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制。本组治疗方法是先注射高晶高胶溶液,再分别生理盐水、多巴胺两种药物静脉注射。观察治疗后不同时间段内血压,呼吸,心率,血循环情况等变化。
序言Introduction
短时间内快速大量的失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分期明显,临床症状典型,是休克研究的基础模型,因此对于其治疗策略的探索也是有重大意义的。一般的治疗策略是在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使用辅助的药物。
本实验对犬在短时间内放血,使其血压降至40mmHg左右,这时候犬失血在20%左右,易发生休克。休克的治疗首先要根据发病学和病因学原理采用止血,并通过有效措施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防止DIC),保护细胞功能和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防止器官功能障碍与衰竭来指导治疗。
本组实验探讨多巴胺对狗休克治疗的影响。两组均先注射高晶高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进行休克治疗的第一步,扩容和纠正酸中毒。第一组用多巴胺进行休克的抢救,第二组用生理盐水进行抢救。本实验即通过多巴胺静脉滴注来探讨缩血管药物抗休克治疗中的效果,并设置生理盐水组进行对照。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实验动物:犬(体重:8.0kg;性别:雌性)
实验器材:大型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1套、BL-410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压力传感器、微循环观察分析系统(显微镜、恒温灌流盒、电视监视器)、静脉输液装置、储血瓶、动脉导管和静脉导管、温度计、500ml烧杯、注射器(10ml、60ml各1支)、止血纱布、棉线、铁支架、双凹夹、自由夹、磅秤、犬手术台。
实验药品:肝素、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高晶高胶液、碳酸氢钠、多巴胺。
实验方法:
成年狗一只→称重→3%戊巴比妥钠溶液(30mg/kg)全麻→仰卧固定→备皮→手术(四个切口)
1、颈部正中切口(8cm):自甲状软骨下缘沿颈正中线作一直切口,下达胸骨上切迹:
分离气管插管 保持气道通畅
分离颈总A→插入A导管→接压力感受器→记录MAP、Ps-d、HR
※插管前必须注意充满肝素并排尽气体。
2、左、右股三角区切口(3cm)
在股三角区触及股A搏动后,沿动脉走向作3cm长切口。①游离左股A:插入动脉导管,夹端用A夹夹闭股A,另一端与储血瓶相边,以备放血。②游离右股V:插入导管(比划长度),测定中心静脉压(CVP)及输液用。输液速度5-8d/min。
(注:①股三角界限为: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界为缝匝肌内侧缘,内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底:内→外:长收肌,耻骨肌骨髂腰肌;②V插管时,先用导管比划一下长度[剑突上1.2cm处到插管处],用像皮圈标记,插入时遇阻力不要强行通过,后退再插)。
导管外端接三通管,一侧同输液瓶连接,缓慢输入生理盐水(5-8d/min),以保持通畅(防凝血),另一侧通过压力换能器与BL402生物信息系统相连测CVP。
3、耻骨联合止,下腹部正中切口(5cm),找到膀胱,将其从腹腔拉出,沿背面膀胱三角区找到双侧输尿管,分离并插管,记录尿量(d/min)(插管前排空尿液)。
4、右腹部旁正中切口(右腹直肌旁6cm);钝性分离肌层,打开腹腔。推开大网膜,找出一段游离度较大的小肠肠袢,观察肠系膜、微循环(cap数、口径、流速)。
区别:微A:色浅红、血流速快、由粗变细逐渐分支。
微V: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由细变粗逐渐汇合。
Cap:仅能通过一个血细胞
5、温度计插入直肠,测肛温。
6、记录各项指标后,降低储血瓶,松开动脉夹,快速从左股动脉放血,10min内使MAP降低至5.33Kpa(40mmHg),并维持20min(通过改变储血瓶高度来调节血压),记录各项指标及储血瓶内血量。
8停止放血、分组进行治疗, 两组均先注射高晶高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第一组注射多巴胺,第二组注射生理盐水。记录各组药物治疗后5、15、30、60min各项指标。
3.实验注意事项:
1.牵拉肠袢动作要轻,以免引起严重低血压,影响休克实验。
2.尽量减少手术出血,分离血管及肌层时,应钝性分离,切勿使用手术刀或手术剪,若出血应设法止血。
3.所有动脉导管、静脉导管及压力传感器内均应充盈肝素或生理盐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