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服装史之先秦13服装郭琪130812471先秦服饰 目录一 夏代服饰二 商代服饰三 周代服饰四 赵武灵王与服饰改革一 夏代服饰 夏朝,是服饰制度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使国家进入奴隶社会,而奴隶制度的建立,初步形成了以帝王的祭服—冕服为中心的服装制度。冕服 帝王的祭服,祭祀在当时是从国家到家族最重要的活动。祭祀时穿着的服饰,一方面十分庄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时的哲学意识和社会理念。帝王或皇帝在祭祀时穿着的服饰称冕服,分冕冠和礼服两部分。 上衣和下裳分别绣着6种纹样,加在一起称为12章纹。每种图案代表不同的寓意。 冕冠是在一个圆筒式的帽卷上,覆盖一块前圆后方的木板,上面涂青黑色,下面涂黄赤色,象征天圆地方和天玄地黄。朱、白、苍、黄、玄五种颜色的彩珠用五彩丝绳串连,组成冕板的旒。用丝绳做成的球饰垂挂在耳边,叫做充耳,提醒君王不能听信谗言。冕冠戴在头上要前低后高,表示君王对百姓的关怀。小结 冕服的形制蕴含了上天之子和君权神授的浓厚意味。二 商代服饰(1)上衣下裳,是当时主要服饰形制。上衣多为交领右衽,上衣在商代为窄袖短身;下裳即裙,下遮开裆裤,宽带束腰。上衣下裳在西周之后成为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之一。(2)蔽膝,又叫绂、袆、韨。是遮盖大腿至膝盖的服饰,形式围裙而狭长,下成斧形,象征权威,用不同质料、色泽花纹分别等级。其沿用上古形成的衣裳初期样式,是有其不忘本之意。商周时期,衣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五种原色;赏用间色,即以正色调配而成的混合色。而材质多为丝帛,麻布,葛布和动物皮毛三 周代服饰(1)上衣下裳,上衣款式多为直裾式、交领右衽,袖身比商代宽博。(2)深衣,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上下连成一体(据说是衣裳分裁后再相连)的“深衣”,西周时用途最广泛的衣服,男女皆服。特点:①交领即大襟、右衽②有曲裾和直裾③小大袖④领口和袖口有宽缘⑤腰间束丝织物大带、流行佩玉⑥面料纹样有楚国文化风格。(3)元端,名取其端正,色用玄而正幅不削,是正式上衣。穿元端时戴冠下着裳,以素裳规格最高,其后是黄裳、杂裳。衣长和袖长都是整幅面料的长度(二尺二寸),是相对宽博的衣服了。四 赵武灵王与服饰改革(1)改去下裳,即废去下裳而着裤,所谓上褶下裤说。褶即一种短袍。可在膝部系带,改穿靴。(2)带钩,初期只限甲服,后袍服也用,汉代成为风尚。(3)服饰变革的意义:推行“胡服骑射”,对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产生了重大影响;服饰的改革对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进步。中国服装史之先秦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