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电子商务概述;1.1 电子商务的产生及定义;1.1.1 电子商务的产生;1、二战后东西方冷战机器的杰作
1950年代始, 意识形态东西方两大阵营.
实验室冷战: 科技领先决定战争胜负.
美国第一: 经济科技. 原子弹/氢弹/计算机.
美国自信心的挫伤:
1957.10.4, 前苏联第1颗人造卫星. 80kg.
1957.11.3, 前苏联第2颗. 500kg. 狗.
前苏联领先: 运载火箭-战略导弹技术-洲际导弹打击美国领土的能力-对美国的挑衅. ;1958.1.7, 艾森豪威尔建议成立“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DARPA), 国防科学的策划和研究.
美国仍然尴尬
1958.1.31, 美国的“探险者1号”, 8kg. 象征意义, 运载重量. “山药蛋”.
ARPA成立
1958年初, 美国国会批准成立. 第一任主任: IBM公司副总裁Roy Johnson. 上任5天后, 得到启动资金520万US$, 年度预算2.5亿US$.
宗旨: 保持美国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防止潜在的对手所取得的不可预见的技术进步;ARPA的重大使命
直接导火线: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美苏冷战高峰, 核战争爆发的现实可能性.
美苏核力量相当, 几十分钟核反击.
问题: 美国军队内部的通信网络的致命缺陷: 中央系统控制方式. 摧毁华盛顿-军队瘫痪.
研究任务: 在遭受核打击后, 军方的控制中心能迅速恢复通信联络, 保证分散的战略核力量之间能够保持畅通的联系而不出现通信中断. (抗摧毁性网络难题);ARPA的行动
1962.10, Harvard大学行为心理学家利克里德(J.C.R. Licklider), 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主任. 学术界联系广泛, 全美最好的计算机专家聚集到此课题上.
解决思路: 寻找一种利用电脑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流的方式, 把一些与美国国防通信中心有关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 使之能承受第一次核打击的破坏.
1963, 计算机天才Larry Roberts. 分组交换技术. 文件(发送)分解与(接收)组装, 当发现一些节点被破坏后, 就自动绕开, 通过其它路径重新连接, 从而保证通信的畅通. 灵活性和可靠性. 海湾战争得到了证明. 因特网之父. ;ARPA网: 因特网的开端
1970, ARPA网连接: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伯克利分校, 斯坦福大学和犹他州立大学. 1972年前, 达40个点.
通信项目: 电子邮件/FTP/通过网络控制远程计算机.
1972, 第1届国??计算机通信会议(ICCC)创立,将计算机网络之间进行通信的协议, 连接分组交换网络.
1974, Vint Cerf/Bob Kahn. TCP/IP协议(规定了网络主机间数据往来格式与传送方式的协议).
1979, 威克森大学的科研网络. 美国大学、ARPA和NSF发起计算机科学研究网络(CS网). 采用了TCP/IP协议.;NSF网络
1980s后期, 美国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领先地位受到威胁. 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创建NSF网(光纤和卫星通信): 为全美科研人员提供高性能计算机服务.
光缆/卫星: 作为主干网所需的通信速度和可靠性.
新的情况
1983, ARPA军用部分-Mil网, 地位为NSF网取代.
1990, ARPA网退出舞台, NSF取代其地位.
因特网摆脱战争机器的角色, 也摆脱了仅作为共享NSF大型计算机运算能力的角色-交流与通信的工具.
学术团体、企业研究机构、个人进入, 不限于计算机专业人员. 1995, NSF正式同意因特网用作商业目的. ;2、因特网的商业化及在因特网上从事商务活动
限于学术研究领域
1990s前受限; 商业性机构进入因特网的捆扰; NSF的因特网使用指南:
“NSFnet主干线仅限于美国国内的科研及教育机构把它用于公开的科研及教育目的, 以及美国企业的研究部门把它用于公开的学术交流. 任何其它使用均不允许. ”
1990s初出现了私人投资, 商业活动的可能.
私人的因特网子网CERFnet, PSInet和Alternet成立了“商用Internet协会”, 宣布用户可将其子网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绕开了NSFnet. ;1991年美国政府宣布因特网(Internet)向社会公众开放
1991年底, 提供NSFnet通信线路的ANSI公司推出自己的商业化因特网主干通道. 无数涌入.
1993年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在因特网上出现,这是一种具有处理数据图文声像超文本对象能力的网络技术,使因特网具备了支持多媒体应用的功能 ;1994年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