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天狗”这一形象的含义。
2.通过“三步阅读法”的学习,学会鉴赏新诗。
【教学重难点】
自主探究,对文章进行分析,总结文章结构与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展示预习内容:郭沫若先生的生平。
2.出示多媒体投影 。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
文学家、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
袖。
他青少年时代接触了大量古典文学,喜欢屈原、李白、苏轼等的诗,受到浪漫主义影响。
1914 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
作品。
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天狗》,《凤凰涅磐》,《地球,我的
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 年 6 月,他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
拓了新一代诗风。
3.学生齐读,读准字音。
啮(niè)脊髓(jǐsuǐ)
4. 学生自由诵读,获得诗歌最初的整体感知。
二、文本细读。
1.整体感知,初读感受。
躁动的、疯狂的。
2.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1)学生展示预习内容:“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1 / 3
(2)出示多媒体投影。
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
的具体实践活动。
(3)教师重点介绍诗人创作本诗时期的思想状况,做到“知人论世”,出示多媒体投影 。
1921 年,他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酝酿成立了创造社。后又结集出版的诗集有《星空》、
《瓶》和《前茅》等。1926 年参加北战,1927 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他的思想逐步完成了从民
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飞跃。1928 年初,在上海创作了他的第五本诗集《恢复》。1928 年到 1937
年,郭沫若流亡日本,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撰写自传、散文和历史小说等。抗战
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归国请缨,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并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借古讽今
的原则写了《屈原》等六部历史剧,紧密配合了现实斗争。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
面光辉的旗帜。
(4)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忱,郭沫若以饱蘸激情的如椽之笔,积极投身革命运动
中。那么,在这首诗中,“天狗”有什么样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内涵是什么?
(5)学生再次自由诵读,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
(6)大家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展示合作成果。
明确:“吞”表现“天狗”气势磅礴,力量万钧,展示“天狗”消灭旧事物的豪迈气度,
和五四要求“扫除旧的一切”的时代精神相吻合。
“飞奔”、“狂叫”、“燃烧”、“剥”、“食”、“吸”、“啮”表现“天狗”追求自我解放,自我
独立,“天狗”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而且更加敏锐。
“爆了”表现“天狗”自我新生的生命特征。
小结:郭沫若借助“天狗”这一形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消灭旧事物,创造新世
界;“我”自我独立,自我解放,自我新生。应和着时代精神,郭沫若挣脱“格律诗”的束缚,
开创了自由诗体的新诗。前边思考题“这首诗美吗?”(美),“像不像诗?”(像),这正是郭
沫若汪洋恣肆时代情感的自由宣泄。
三、置身诗境,我诗共鸣。
1.本诗每句以“我”字为领字,层层推进,构成排比句式。《天狗》的抒情气氛犹如疾风
骤雨,犹如火山爆发。置身如此诗境,我们的思想也随着一路狂奔,一路呐喊。
2.思考“我”是谁?
学生自由活动,讨论并归纳。
明确: 大“我”:是一个五四时代追求精神自由与 个性解放的新人。
小“我”:是大时代中热忱、坦荡、叛逆的诗人。
2 / 3
3.学生有感情的诵读全诗。
四、 课堂练习。
赏析郭沫若另一首诗《炉中煤》。
1. 首先大家用心齐读,获得诗歌最初的整体感知。
明确:抒发爱国情怀,眷恋祖国的情绪。
2.诗歌是借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就像花的芬芳寄托于花朵一样。本诗有哪些形象?
象征意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