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火的惊醒.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场大火的惊醒 1987年的8月8日,一把火深深地灼痛了温州人的神经,让不注重质量的温州鞋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上世纪80年代,温州鞋成了温州人和温州经济阶段性的代名词。那时温州鞋企已经发展到了6000余家。但一些技术落后、工艺水平低下的企业,试图在邪道上一夜暴富,假冒伪劣的温州鞋,大量进入市场。那一年,杭州相关部门检查市场上鞋子的质量,发现了18种鞋子的底板帮头是纸壳做的,其中16种鞋由温州出产。杭州人形象地称这种短命鞋为“星期鞋”、“晨昏鞋”。   第一把火 1987年的8月8日,在杭州市中心的武林广场,5000多双产自温州的劣质皮鞋,被熊熊大火吞噬。这把火,竟然引发了全国性的“火烧温州鞋”连锁反应,多地群起效仿。温州也与“造假”并称而扬名国内。人们拒绝温州鞋,甚至捎带时不要温州货。 这场大火,与原商业部长的胡平的女儿有直接关系。 1987年的一天,原商业部长的胡平的女儿在武汉一家商场买了双新皮鞋,穿了一天后,鞋底脱胶,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日鞋”。 女儿的不满,令身为商业部长的父亲颜面尽失。新华社记者即以此写了篇报道,商业系统开始打假。 随着整顿深入,制鞋基地温州的假冒伪劣成为“千夫所指”,便有了武林门怒烧温州鞋一幕。1990年,原轻工业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温州产皮鞋列为重点整治对象。不过后来查实,胡平女儿买的那双皮鞋不是温州产的。 1987年4月,杭州市工商局等4个单位,根据消费者投诉情况,对杭州各商店销售的5大类鞋进行抽查,发现许多劣质皮鞋用包装纸甚至马粪纸作主后跟内衬,用旧布料做包头内衬,有的女高跟鞋底内衬,甚至用烂铁皮和旧竹片,严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同年杭州再次对8个主要商业区进行抽检,发现5402双劣质纸板衬皮鞋。后经调查,这批劣质鞋90%以上产自温州。 1989年,一名东北女青年给未婚夫买了双温州皮鞋,刚穿上两三天,结婚宴席上,新浪的皮鞋开了帮,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里面塞的全是马粪纸。新婚夫妇气愤地把破鞋寄给了温州市长,还附上了几个字:温州人拿这种劣质皮鞋坑人,当市长的脸红不红? 但就是将温州人的声誉钉在耻辱柱的一把火,烧醒了温州人的质量和信用意识。1988年6月,中国皮鞋行业第一个行业协会“温州市鹿城鞋业协会”宣告成立。在授牌仪式上,协会联合370多位鞋厂厂长发出倡议:“凡我鞋业同仁,都要以鞋城声誉为重,讲究皮鞋质量,不赚昧心钱。” 12年后的1999年12月15日,又是武林门广场,又是烧鞋。 所不同的是,这次的烧鞋人是温州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所烧对象是那些假冒温州名牌的劣质鞋。 第二把火 伴随着两次烧鞋事件,温州人逐步进入对信用和质量的反思,温州长达十几年的质量工程建设也由此开始。 2001年9月12日,温州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工业协会联合发文,命名温州为“中国鞋都”。温州鞋革行业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 15年后,温州人用诚信重新拾起温州皮鞋的尊严,在“中国10大鞋王”中,温州皮鞋有3大品牌名列其中。2002年温州人又将8月8日这个倍感耻辱的日子定为“诚信日”。   整整20年后,温州人在武林广场点燃了第三把火,这次现场没有再烧毁皮鞋,而是举办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点火仪式。 第三把火 20年间,杭州武林门因“温州鞋”燃起了三把火,“温州制造”经历了信用缺失到诚信重铸。   1987年8月8日,5000多双温州产劣质皮鞋在杭州武林门付之一炬。这把火刺痛了所有温州人的神经,是一把“耻辱之火”。也正是这一把大火,及时烧醒了温州人质量意识。从此,温州开始进入第二次创业阶段。   12年之后,部分温商在杭州点燃了第二把火,烧毁了2000多双假冒温州名牌的伪劣皮鞋,这场火让温州人扬眉吐气,是一把“雪耻之火”。 20年之后,温州人在武林门点燃了第三把火,表达的是一种精神和决心,这把火的名字叫“诚信”。

文档评论(0)

LF20190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