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冲刺必备答题技巧及知识集锦(大数据助力).pdf

高考语文冲刺必备答题技巧及知识集锦(大数据助力).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冲刺必备答题技巧及知识集锦 语文是高考里最容易拿分也最容易丢分的一门,下面整理了语文高考答题技巧集锦,绝对是 不看后悔系列,为了高考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认真看一下吧! 一、 基础知识 1、 字音辨析题答题技巧: (1) 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2) 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 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3) 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4)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较好。 2、 词语运用题答题技巧: (1) 语素分析: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 (2) 语境分析:在原句中划出关键词作为区别的参考。 (3) 善用排除: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同时也要做记号。 (4) 语感判断:如果确实拿不准,就要凭语言感觉去选择。 3、 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 (1) 根据成语意思判断,但要注意,不能望文 义。 (2) 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 (3) 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4) 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5) 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 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另外要特别 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入非非,灯红酒绿。 4、 病句辨析题 (1)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 合逻辑等。 (2) 答题技巧: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可回忆以前做的常见病句的标志。 (3)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一推敲词语是否搭配一推敲词语有否重复一关 联词位置是否正确一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一个别短语有否歧义一句子是否符合逻 辑。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 介词“关于” “对于” “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② 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③ 用“和” “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 从属关系。 ④ 前半句使用了 “能否” “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⑤ 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5、 语言连贯题 (1) 答题技巧:先从语句形式入手,再从语句内容考究。 (2) 做题思路: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一话题是否一致一前后句式是否一致一情境是否吻 合一音节是否和谐等 二、 现代文阅读 1、第一遍速读全文,并用铅笔划出画龙点晴的句子、议论和抒情的语句、过渡连接作用的 词句。(划错无关紧要,主要目的在于对文章有整体认识) 2、 再读题目,带着问题重读文章,并划出相应的词语、句子。 3、 根据划出的词语、句子进行解题。正常思路是:定位一一核对一一判断。解题时要将选 择与原文作比较进行判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回答问题,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能在原文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 找,不提倡自作聪明,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 实在要概括的题目也请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找到原文中的出处,前后兼 顾,整体把握。 (2) 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 (3) 对应题旨与分数,分多个要点阐述。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 至少应有三点。高考不会给出超过2分的点。一道试题有两个问的,原则上依问顺序作答。 (4) 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 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切近。 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绝对是不可取的,那样的回答距标准 答案都有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相距甚远。 (5) 字迹工整,写满为止。 (6) 千万不要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应该摘录运用关键词而非整句。 (7) 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所以要特别注意以偏概全,无中 有,故意夸大缩小, 混淆先后,张冠李戴,偷换概念,颠倒因果,强加因果,胡乱划分等。 三、文言文阅读 1、 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文章内容。 2、 再读原文,带着“什么人” “几个人” “什么事” “结果怎样” “为什么这样”等问题对文 段用心默读、圈画两遍进行理解。阅读过程中见到加点字时要到题目中进行理解。 3、 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4、 解题。题目设计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 信息筛选题(性格表现

文档评论(0)

chinae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