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pdfVIP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2020 学年度教育教学资料 1 24 唐诗二首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 指导学习方法, 在学习中感受古代诗歌艺术的魅力。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 1 课时 一、熟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疏通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一遍,理解文意。 2 .教师点名阅读,学生为其正音。 3 .教师指名学生翻译。 二、精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深入探究 ( 一 ) 阅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开篇首句让你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吗? 开篇首句让人想到狂风咆哮之中岌岌可危的茅草屋,耳旁仿佛风声灌耳,让人为那屋子 能否完好保存下来而担忧。由此可见,诗人当时的心情也 是焦急万分的。何况,屋顶上本不多的茅草还被卷走了好些。 2 .第二句用了哪些动词?表达了什么? “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 “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到屋旁, 都随风“飞”过江去, 然 后分散地、雨点似的洒在“江郊”,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 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描写不仅组成了鲜明的图画,而且拨动着诗人的心弦。 「密卷」部编试卷 2 2019-2020 学年度教育教学资料 ( 二 ) 阅读第二段思考。 3 .如何理解 “忍能对面为盗贼”? 一者,挂在高树梢与飘在深塘边的茅草已无法取回,有可能取回的又被群童抱去,这不 能不令诗人焦虑万分。二者,这茅草对诗人来说事关生计,对群童来说可能无关痛痒,群童 无知的恶作剧,令诗人痛心。第三,仅仅因为诗人“老无力”而“公然抱茅入竹去” ,这自然 会引起诗人的愤慨和感伤。这种情况下,诗人说一些过激的话是可以谅解的,但诗人在叙述 群童行为时,只说“抱茅”而不说“抢茅” ,到底不是真的说他们是“盗贼” ,与其说诗人生 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恨动乱社会给人民带来的贫困、灾难。所以“呼不得” 之后,也不过是“自叹息”而已。 ( 三 ) 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4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诗人心境怎样? 这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黯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黯淡愁惨的心境。 5 .诗人为何长夜难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句如何理解? 从眼前的处境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 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 残破不堪的国家, 然后又回到现实, 忧国忧民, 加上“长夜沾湿”, 怎能入睡呢?“何由彻” 与前面的“未断绝”照应, 表现了诗人盼雨停, 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同时,“长夜沾湿何由 彻”还有一语双关的深层含义,诗人从眼前景想到过去事,推想到未来,自己、国家不都在 风雨飘摇中挣扎吗?深重的灾难啊,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何由彻”一句,意味深长,不 只结束本段,还为下段作铺垫。 ( 四) 阅读第四段,回答下列问题。 6 .怎样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官僚地主家庭,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他的影响 非常大,使他从小就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但仕途不顺,生计窘迫,这 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下层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 的悲愤之语,以及《兵车行》 、“三吏”“三别”这样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他晚年客居成都, 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77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