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雅安市高中2016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制度有中华文明滋养
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制度不断趋于成熟定型,也更加科学管用,这同它具有深厚历史
文化根源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制度源于中华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立足中华大地进行创造性实
践的结晶,中国制度的中华文明滋养,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同政治思想中的人文精神和民本主义思想密切相关。注
重苍生黎民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构成某种规范性力量,成为政权稳固、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一些有识之
士能够怀有“保惠于庶民”、服务天下百姓的志向,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献
身于报国安民事业。这些价值理念,在当代中国已转化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文化资源,给中国制度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提供了丰厚历史文化土壤。
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孟子说,“尧舜之道,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中国古代先贤早已阐明仁政德治的重要性,指出为政者必须修身养性,才能齐
家治国平天下;在用人时既要考虑其能力,更要考察其德行修养。用有才能的人才,才能做成事,做成大
事,如果用无能的人,就会误事。而用无德之人,即使其有些才干,也不会有好结果,因为德行上的欠缺
破坏力更甚。有人会问,究竟是制度重要还是人重要?实际上,二者均重要。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制度能
否保证遴选出德才兼备的人,中国古代堤出选贤用能的理念,强调德才兼备、注重道德健全、个人修养,
让人和事相得益彰,这对当代中国有着重要启迪意义,有助于我们在现代条件下探索选用人才的制度和方
法。我们党既坚持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原则,把愿意为人民服务且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选出来、用起来;
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把不能干事、耽误事特别是德行不正甚至腐败堕落的人清除出去,这保证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包容稳健的理政方式,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源远流长,古代许多政治范畴,在历代政治实践中延续发
展,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正是这种和谐则太平之所兴”的包容性,保障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绵延不绝、
发展壮大,这种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既勾勒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形态,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谨慎严肃对
待权力的大智慧。正是受这种文化和智慧的滋养,我们党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中才能保持战略定力和耐
心,抓住发展机遇,成功避过险滩和暗礁,走出一条成功的国家治理之路。
经世致用的评价导向,儒家主张修身入世,在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从这方面看,我们党的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国制度为什么科学管用?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
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中央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号召,通过实干和实绩书写家国情怀,实现立德立言立
功的人生价值。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6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相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文明带来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孕育了中国制度,并使之逐渐成熟。
B. 一些有识之士献身于报国安民的事业,给中国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提供了丰厚历史文化土
壤。
C, 因为任用无德之人,即使他们有些才干,也不会有好结果,所以他们往往在德行上更为欠缺,破坏力更
甚。
D. 孔子认为用人时任用有德之人,如同星辰闪耀,受人爱戴;而孟子认为用人以仁,能平治天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联系了古代 “保惠于庶民” “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价值理念,并指出这些理念
在当今具有现实意义。
B. 文章在论述中国制度有中华文化滋养时,采用横向展开论述的方式,从四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论证结
构清晰。
C. 文章在论证用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西省运城等五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英语.pdf
- 山西省运城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pdf
- 山西省长治市2019-2020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套).pdf
- 陕西省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套).pdf
- 陕西省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pdf
- 陕西省2019年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套).pdf
- 陕西省安康市高考物理精编100解答题题合集.pdf
- 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1月份模拟英语试卷(五)含解析.pdf
- 陕西省宝鸡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pdf
- 陕西省宝鸡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pdf
- 四川省雅安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pdf
- 四川省宜宾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套).pdf
-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pdf
-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套).pdf
- 四川省宜宾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pdf
- 四川省资阳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pdf
-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pdf
- 四川省自贡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套).pdf
- 四川棠湖中学2018年秋高三期末考数学理科试题及解析.pdf
- 苏教版高考化学专题3复习附解析.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