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技术——第7章LTE移动通信系统.ppt

移动通信技术——第7章LTE移动通信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安全功能,包括RRC消息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5)点对点无线承载(RB)的建立、修改和释放。 (6)移动管理功能,包括UE测量报告、为了小区间和网络间移动进行的报告控制、小区间切换、UE小区选择和重选及控制、eNode B间上下文的传输。 (7)QoS管理。 (8)广播/组播业务的通知和控制。 (9)用户和网络侧NAS消息的传输。 2.RRC协议状态以及状态迁移 7.4 LTE关键技术 7.4.1 OFDM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是一种特殊的 多载波调制(Multi-Carrier Modulation,MCM) 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多径效应对信号的影响。 1.OFDM信号的生成 在介绍OFDM信号的生成前,我们先介绍多载波传输技术。 (1)多载波传输 多载波传输,就是将宽带信号分成一些带宽较窄的信号并行传输,多载波传输方案示意图如图7-22所示。 图7-22 多载波传输 (2)OFDM子载波与多载波传输的主要区别 ① 子载波的数量非常多,子载波的带宽较窄。 ② 如图7-23所示,OFDM的子载波间有一些重叠(但是它们之间是正交的),这就意味着OFDM的频谱效率要高于多载波传输技术。 图7-23 OFDM子载波间隔示意图 (3)分组交换网关(P-GW) 与服务网关类似,P-GW主要是充当与外部数据网络交互数据的锚点。P-GW具体实现的主要功能如下: ① 用户的分组过滤; ② 授权侦听; ③ UE的IP地址分配; ④ 上下行服务管理和计费; ⑤ 基于总最大位速率(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AMBR)的下行速率控制。 (4)策略和计费规则实体(PCRF) 策略控制的主要功能是决定如何使用可用的资源,计费规则实体主要负责用户的计费信息管理。 (5)归属用户服务器(HSS) 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是3G和LTE中的核心节点, 主要存储用户的注册信息,由归属位置寄 存器(HLR)和鉴权中心(AUC)组成。 HLR中主要存储所管辖用户的签约数据及移动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为至某终端的呼叫提供路由信息。 AUC存储用以保护移动用户通信不受侵犯的必要信息。 7.3 LTE的空中接口 7.3.1 空中接口协议 与R99/R4协议层的分层结构基本一致,空口接口的协议结构分为两面三层,垂直方向分为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控制平面用来传送信令信息,用户平面用来传送语音和数据;水平方向分为三层: 第一层(L1):物理层; 第二层(L2):数据链路层; 第三层(L3):网络层。 其中第二层又分为几个子层: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子层和广播/多播控制(BMC)子层。 7.3.2 物理层 1.物理层的功能 物理层向高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可以通过MAC子层并使用传输信道来接入这些服务。 物理层提供功能如下: (1)传输信道的错误检测并向高层提供指示; (2)传输信道的前向纠错(FEC)编解码; (3)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及软合并实现; (4)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之间的速率匹配和映射; (5)物理信道的功率控制; (6)物理信道的调制/解调; (7)频率和时间同步; (8)无线特性测量并向高层提供指示; (9)多入多出(MIMO)天线处理; (10)传输分集; (11)波束赋形; (12)射频处理等。 2.传输信道 (1)下行传输信道 ① 广播信道 ② 下行共享信道 ③ 寻呼信道 ④ 多播信道 (2)上行传输信道 ① 上行共享信道 ② 随机接入信道 3.物理信道 (1)帧结构 LTE公布了两种类型的无线帧结构:类型1,也称做通用(Generic)帧结构,应用在FDD模式和TDD模式下;类型2,也称做可选(Alternative)帧结构,仅应用在TDD模式下。 ① 类型1帧结构。类型1帧结构如图7-13所示。 ② 类型2帧结构。类型2帧结构如图7-14所示。 图7-13 类型1帧结构 图7-14 类型2的结构 (2)物理信道的分类 ① 下行物理信道。 物理广播信道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物理多播信道 ② 上行物理信道。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物理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指示信道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4.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映射 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的映射关系如图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piphan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