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单元 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出生就开始了社会化过程,包括人格形成和社会化发展 (一)婴儿的气质类型 1、按活动特性划分(巴斯) 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社交性 2、按三种类型划分(托马斯、切斯) 容易抚养型、抚养困难型、发展缓慢型 一、婴儿的气质 (二)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出生后第一年:连续增长模式 ★某些气质特征会受环境影响,但具有极端气质的很难改变 (三)婴儿气质类型的可控性和可变性及与教养的关系 1、婴儿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 2、早期教育对婴儿气质的影响作用:拟合优化、拟合劣化 二、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情绪是婴儿先天具有的反应能力,又是社会化的开端 ★初生婴儿的情绪基本上都是生理性的、本能的反应 ★进入人类社会环境,在人际交往中实现情绪的社会化 三、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一)婴儿兴趣的发展 ★有研究将婴儿兴趣划分为3个阶段 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百日前后) 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 3、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 三、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二)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从生物学意义向社会性意义转化的过程,分三个阶段 1、自发性微笑阶段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三、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是婴儿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出生就有,且较早分化 ★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四)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影响 最初阶段:啼哭、悲伤、呼唤、痛苦求助、愤怒的抗议 第二阶段:减少啼哭,出现情感冷漠 第三阶段:寻求可亲近的,企图适应新环境 三、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五)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 ★ 传递需求 ★激发母婴之间互动 2、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 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7~8个月时发生) ★分辨他人情绪 ★利用情绪信息指导自己的行为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三、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一)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鲍尔比)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对母亲有偏爱,对熟悉人和陌生人有不同的反应 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 4、互惠关系形成阶段:把母亲当作安全基地 (二)婴儿依恋的类型(艾斯沃斯) 1、安全型依恋(65%-70%):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积极依恋) 2、回避型依恋(20%):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联结 3、反抗性依恋(10%-15%):也称矛盾型。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 其中,2和3属于消极的不安全依恋 四、婴儿自我的发展 (一)婴儿自我的发展过程(哈特研究) 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 8个月之前:未萌发 9-12个月:自己是活动的主体(初步) 12-15个月:把自己与他人分开(明确) 2、客体我的自我意识 15-18个月: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 18-24个月:明确的客体我的认知 (个体自我意识的第一个飞跃) 四、婴儿自我的发展 (二)促进婴儿自我的健康发展 ★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 ★鼓励进步和努力 ★合理安排好生活环境,让孩子感觉到周围环境的规律性以及对变化的可预测性 ★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 婴儿期(0-3)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0-3)的心理发展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3——6、7岁)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一、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认知、学习、社会化、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对游戏的理解和解释 (一)古典游戏理论:精力过剩论、重演论 (二)现代游戏理论:通过游戏主动控制情境,以调整情绪、释放焦虑、补偿愿望/通过游戏获得愉快,以解除紧张、恢复健康/是一种同化过程 三、游戏的发展 (一)以主题游戏为主 (二)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 (三)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境 (四)游戏中富有创造性 (五)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四、幼儿象征性游戏的特点 五、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第二单元 幼儿的认知发展 一、幼儿记忆的发展 二、幼儿思维的发展 1、具两大特点: (一)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性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的可塑性:被简化、压缩等 (二)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表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连续性、易变性 2、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 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由浅入深 3、自我中心现象:三山实验 4、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一)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 (二)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2、前运算阶段(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