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3.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三、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生核心素养 课程 教学 评价 教师 (一)课程 1.思路转变 以往:主要依据学科逻辑、知识逻辑 现在:主要依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2.基本做法 (1)将核心素养融入学校各学段的学科课程中; (2)基于真实生活情境中的跨学科主题,与学科课程内容一起共同支撑核心素养的形成; (3)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重新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 (1)将核心素养融入学校各学段的学科课程中 意味着并不需要根据核心素养重新设计出全新的课程,而是要明确这些素养与已有学科课程之间的对应与关联,从各学段、多学科指向同一项或几项素养,从而实现核心素养与已有课程体系的融合。 台湾地区示例 公民核心素养与K12科目对应表 台湾地区示例 公民核心素养与K12科目对应表 公民核心素养学段表 公民核心素养学段表 公民核心素养学段表 (2)基于真实生活情境中的跨学科主题,与学科课程内容一起共同支撑核心素养的形成 核心素养很大程度是为了应对全球化、知识时代与科技发展等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和需求,往往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可围绕国际及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或重大事件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带来跨学科的学业体验。 (1)将核心素养融入学校各学段的学科课程中 意味着并不需要根据核心素养重新设计出全新的课程,而是要明确这些素养与已有学科课程之间的对应与关联,从各学段、多学科指向同一项或几项素养,从而实现核心素养与已有课程体系的融合。
2.基本做法 (1)将核心素养融入学校各学段的学科课程中; (2)基于真实生活情境中的跨学科主题,与学科课程内容一起共同支撑核心素养的形成; (3)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重新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 3.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2.基本做法 (1)明确学生核心素养与各学段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
分科
学科核心素养
学段核心素养
分段
2.基本做法 (1)将核心素养融入学校各学段的学科课程中; (2)基于真实生活情境中的跨学科主题,与学科课程内容一起共同支撑核心素养的形成; (3)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重新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 台湾地区示例 公民核心素养与K12科目对应表
(一)课程 1.思路转变 以往:主要依据学科逻辑、知识逻辑 现在:主要依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跨学科主题可密切联系国际及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或重大事件 全球意识(Global Awareness)、财经及商业素养(Financial,Economic,Business and Entrepreneurial Literacy)、公民素养(Civic Literacy)、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以及环保素养(Environmental Literacy) ——美国21世纪学习联盟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1)将核心素养融入学校各学段的学科课程中 意味着并不需要根据核心素养重新设计出全新的课程,而是要明确这些素养与已有学科课程之间的对应与关联,从各学段、多学科指向同一项或几项素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队列队形》 课件.ppt
-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综合复习》 课件(精品).pptx
- 第17课 凡高 课件.ppt
- 语文三年级 【精品】《秋天的雨》(公开课) 课件.ppt
- 心理学课程 课件.ppt
- 滑梯里的奥秘 课件.ppt
- 幼儿教育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 《指南》背景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ppt
- 几何图形公开课 课件.ppt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特性》例1、例2、例3.ppt
- 《荷叶圆圆》 课件.ppt
- 生物初中二年级人教版下册 [人的性别遗传 (共33张PPT).ppt
-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ppt
- 历史人教版高中二年级必修3 第1课_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件.ppt
- 孔乙己与范进.ppt
- 二十四时计时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pt
- 生物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必修2 染色体变异(优质课).pptx
- 物理北师大版初中二年级下册 8-1 压强.ppt
- 生物初中一年级上册 第5节《裸子植物》参考课件1 0(1)(共28张PPT).ppt
- 思想政治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下册 第六课 做情绪的主人.ppt
- 历史人教版初中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二单元第8课 百家争鸣 .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