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李白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性格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其先世谪居中亚碎叶,李白出生于此。约五岁时,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青莲乡。 李白的一生可分为几个时期: 一、蜀中时期(25岁前) 读书、隐居、学道、纵横任侠、蜀地漫游。 二、第一次大漫游(25-42岁) 开元十三年(725),李白怀抱壮志,出蜀远游。不久,在湖北安陆定居成婚。之后,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漫游与干谒。干谒失败后,李白曾入长安求仕未果,于是继续漫游。后迁家山东任城,隐居徂徕山,为“竹溪六隐”之一。 此段时期约十六、七年。 三、长安时期(42-44岁) 天宝元年(742),李白奉召入京。供奉翰林的职务,与其理想相去甚远,又因性格狂傲而遭受谗毁,于天宝三年(744)“赐金放还”,离开长安。 此段时期实际不足两年。 四、第二次大漫游(44-55岁) 离开长安后,李白寄家东鲁,再一次南北漫游。他曾与杜甫、高适同游梁宋,又与杜甫同游齐鲁。二人分别后,李白受道箓于齐。约在天宝十一年(752),李白北上幽燕,后在游于江南。 此段时期十一年左右。 五、安史之乱时期(55-62岁) 安史乱起之时,李白身在庐山。至德元年(756),加入永王李璘幕府,次年,李璘以叛乱罪兵败被杀,李白受牵连入狱,后被长流夜郎。乾元二年(759)遇赦,寓居南方。上元二年(761)秋,拟赴李光弼幕府为国效力,中途病还,往依族叔当涂令李阳冰。次年病卒于当涂。 李白的思想,丰富、驳杂和矛盾,将多种思想独具个性地集之于一身,在历代诗人中,李白是独一无二的。 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 —龚自珍《最录李白集》 李白接受儒家思想,功名事业是他不懈的追求,直到晚年仍壮心不已。 接受道家思想,他批判现实,追求个性自由,亲和山川自然。 受道教思想影响,他求仙访道,服食炼丹,游幻于虚无的神仙世界。 受游侠、纵横思想影响,他游说干谒,广交朋友,行侠仗义,狂傲不羁。 济苍生,安社稷,功成身退,是李白理想化的人生设计。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是李白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倾吐复杂内心世界 对理想的追求与幻灭,对权贵的傲岸与蔑视,对命运的抗争,对自由的追求,对超现实世界的的向往等等,都错综交织在李白的诗歌中。如《将进酒》、《行路难》、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梁甫吟》等诸多作品。又如: 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 —《书情赠蔡舍人雄》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仍能簸却沧溟水。 —《上李邕》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古风》第十 二、揭露批判社会弊病 在同代诗人中,李白诗歌中的批判精神是相当突出的。 如《乌栖曲》批判统治者荒淫奢侈;《古风》其三讽刺唐玄宗迷信神仙;其十九描写安史之乱造成的灾难 ;其二十四指斥宦官耀武扬威;其三十四、《战城南》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等。 三、歌唱祖国山河自然 李白笔下的自然风光,有的清新秀美,如《峨嵋山月歌》、《清溪行》、《东鲁门泛舟》、《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等。 更多的是以豪健的笔调,表现祖国山河的雄奇阔大之美,如《蜀道难》、《望庐山瀑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等。这类作品,最能体现李白的胸襟和山水诗的特色。 四、反映下层人民生活 如《秋浦歌》其十四、其十六分别描写冶炼工人、田翁夫妻的劳动;《丁都护歌》表现纤夫之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