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市综合承载力问题研究(上).pdf

兰州市城市综合承载力问题研究(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州市城市综合承载力问题研究(兰州市城市综合承载力问题研究 (上上)) 兰州市城市综合承载力问题研究兰州市城市综合承载力问题研究 ((上上)) 2018年 04月 25 日 摘要:摘要: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系统的具体体现和应用,是经济社会可持 摘要摘要:: 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城市整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文章从土地承载力、生态 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基础设施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 5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综合承载 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 2006—2014年的历史数据,对兰州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和城市 综合承载力供需指数比的变化趋势及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4 年,兰州市 城市综合承载力总体呈现逐年向好趋势,但土地承载能力不足影响着兰州市城市综合承载 力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关键词:兰州,城市综合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关键词::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地处黄河上游,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 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的发展对于全省、西部乃 至全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自身而言,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不足等约束性因素 依旧存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病层出不穷,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制约。解决这些问题 的最主要途径就是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正因为如此,本文对兰州市的综合承载力进 行研究和评价,探寻制约兰州市提升综合承载力的关键因素,为兰州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提 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一、一、兰州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兰州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一一、、兰州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兰州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一)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是从工程地质领域里转借过来的概念,现已演变为对发展的 限制程度进行描述的最常用概念之一。在经济领域,先后产生了人口承载力、生态承载力、 资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等概念。 区域综合承载力研究雏形源于 20 世纪 60年代末到70 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梅多 斯等学者组成的罗马俱乐部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包括土地、水、粮 食、矿产等)环境与人的关系进行评价,构建了著名的“世界模型”。20 世纪90 年代,越 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认识到城市综合承载力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吗,性,把承载力概 念应用到城市系统中。 在我国,“城市综合承载力”一词最早出现在 2005年 1 月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 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建规[2005]2 号)文件中,随后罗亚蒙、吕斌、叶裕民、陈淮、 葛剑雄等人对其概念和内涵进行了解读,但认识存在一定分歧。综合众学者观点,本文将 城市综合承载力界定为,在一定时期、一定空间区域条件下,城市资源在能够完全发挥自 身功能前提下,城市的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各类条件对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 (或承受)能力。 (二)国内有关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价研究进展 城市作为一个承载经济、人口发展的综合系统,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动态性的特征。因 此,影响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因素也是多元的、动态的。学者们根据各自研究视角,对城 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进行解读,构建了各具特点的分析评价模型。例如罗亚蒙认为城市综 [1] 合承载力包括战略意义上的城市承载力和技术层面上的城市承载力两种 ;叶裕民认为城 市综合承载力主要应该包括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吕斌、 孙莉、谭文垦在评价中原城市群中城市综合承载力时,将其指标体系分为土地、水资源、 [2] 交通和环境要素承载力四类 ;陈金英、杨青山、马中华分资源承载能力、环境承载能力、 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公共服务水平承载能力、承载人口能力和承载经济能力等 6 个类别构 建了衡量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的指标体系[3];李琼则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子系统建立 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程广斌、申立敬、龙文则将城市综合承载力分为 人口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公共服务承载力、基础设施承 [4] 载力 6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