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驰创投:做价值投资的“VC行家”.pdf

蓝驰创投:做价值投资的“VC行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蓝驰创投:蓝驰创投:做价值投资的做价值投资的“VC“VC行家”行家” 蓝驰创投蓝驰创投::做价值投资的做价值投资的 “VC“VC行家行家”” 2018年 05月 10 日 不追风口的投资策略,不追风口的投资策略,能收获投资市场的红利吗能收获投资市场的红利吗 不追风口的投资策略不追风口的投资策略,,能收获投资市场的红利吗能收获投资市场的红利吗 在喧嚣的国内风险投资市场,深耕中国 12 年的蓝驰创投并不显眼。 然而,正是这家低调的互联网早期创业投资机构,以 1 亿美元天使投资,孵化了总估值 100 亿美元的“蓝驰系”明星公司。其中不乏耳熟能详的赶集网、美丽说、唱吧、趣分期、 春雨医生等“互联网+”项目。 除关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蓝驰倾向以“行业研究驱动”投资策略为指导,寻找人 工智能于医疗、金融、零售等应用场景的价值点,指导创业者修建技术门槛,将产品、服 务商业化以成功造血。 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的陈维广,将这支痴迷“技术投资”的早期基金比喻为“VC界扫地 僧”——不追风口、不做投机,在波动很大的资本市场保持独立思考和笃定节奏,是陈维 广的个人风格,也是他带领的蓝驰创投,深度帮扶早期创业者并取得丰厚回报的关键。 “资本要投资于未来,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以此构建未来 10-20 年新技术投资架构与 方向。”他在接受《中外管理》专访时称,下一波互联网创新红利一定基于技术本身,未 来一切新的“连接”,如医疗,金融、服务,都将与 AI、大数据和云计算协同并进;而蓝 驰新募集的一轮总额 5 亿美元的人民币、美元“双币基金”,也将发力新技术与上述产业 的交叉点。 蓝驰创投如何挖掘新技术投资市场红利?其坚持多年精耕赛道、不慕风口的“价值投资 观”,对创投圈有哪些启示? 策略一:策略一:避免投资激进引发避免投资激进引发“B“B轮死”轮死” 策略一策略一::避免投资激进引发避免投资激进引发 “B“B轮死轮死”” 在高举高打的互联网 VC圈,蓝驰创投一直保持每年个位数增长的投资频率。 陈维广深信,当创业者和资本竞相涌入一个领域时,机会将变窄,所以他并不倾向于“撒 网式”投资;而是秉持“研究驱动投资策略”,分散风险、精选赛道,先后投出的赶集网、 青云、瓜子二手车、春雨医生等,全部在不同细分行业占据领先地位。 “国内创业浪潮从 2014年开始太过火热,以往风投每年投出项目不超过 10家,2014 年则 普遍投了不少于 30家科技公司,且以往专做后期的机构也来争抢前期项目……”陈维广 强调,投资数量的激增,必将让天使轮、A 轮创业者陷入尴尬。 事实上,随着 2015年年底资本寒冬来袭,众多机构纷纷减少投资数量。当年创投圈流行 一种说法:半数以上的投资人都去度假了,因为已无项目可投! 从“跟风投”到无项目可投,激进投资的“危害”无处不在。 陈维广分析:投资人的盲目,容易促使科技公司估值被提高到“可笑”的高度——科技公 司传统 A 轮融资额普遍在400 万-500万美元,2014年门槛升至 1000 万美元。若以创业者 让出 20%股权计算估值,该公司估值将达 5000 万美元!这将导致市场放缓时,A 轮估值过 高的项目融不到 B 轮。 因为投资人把本应投向 B轮、C轮的钱,过早投向了 A 轮,后续轮次必将“僧多肉少”。 而一旦项目融不到 B轮,此前 A轮资方就会考虑收手。 另一表现是,2014年以来国内投资经理数量的激增。“当年我们要进入硅谷一家 VC 公司 当投资经理,至少具备哈佛等名校学历,现在美国风投用人标准更高——不仅要有 5-10 年创业经验,还要有项目退出的业绩才能胜任合伙人。”陈维广说,这与国内投行的“低 门槛”形成了鲜明反差。而浮躁的投融资环境,对基金本身伤害巨大,青涩的投资人会降 低对项目质量的把控,或迫于竞争压力,被迫签下前景并不看好的创业项目。 之所以有这样的反思,源自陈维广领教过 2001 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威力。 “那是我首次进入风险投资领域,2000年纳斯达克股指顶峰高达 4000点,随便一个科技 企业 A 轮就能融到一两千万美元,但到了 2001 年初股指暴跌至 2000 点,损失相当惨重。” 陈维广回忆那场股灾,“当天我的股票就损失了 52%;随后二级市场股民开始抛售互联网 公司股票,加之这些公司本身就无盈利能力,便再次激发了纳斯达克股指下挫。” 陈维广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