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题: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见下图),以便更好地记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2)图中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在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________,其形成雨季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_____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数码是_____。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⑥
夏季盛行从印度洋赤道附近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沛
②④
④⑤
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回答2~3题。
2、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 3、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B
A
图3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图3,回答第8、9题。 8、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A.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9、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④ D. ③和④
C
B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下图中的甲、乙两图。读图完成4~5题
5、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⑥地区相似,则该地( ) A.自然带为热带疏林草原带 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 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D
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如图所示对应关系。读图完成6—7题。 6、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A.62°N~68°N B.52°N~58°N C.50°N~54°N D.52°N~62°N 7、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B
c
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如图所示对应关系。读图完成6—7题。 6、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A.62°N~68°N B.52°N~58°N C.50°N~54°N D.52°N~62°N 7、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B
c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形成各种自然带的影响因素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冰 原 气 候 苔 原 气 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地中海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冰 原 带 苔 原 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 带 草 原 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温带荒漠带 66°34N 23°26N 0° 西岸 中部 东岸 西岸 中部 东岸 中纬度地区 低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区 20°E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荒漠带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40°N 森林带 森林带 草原带 草原带 荒漠带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例题: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见下图),以便更好地记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2)图中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在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________,其形成雨季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_____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学三年级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11.06修改.ppt
- 班主任随笔 教师压力管理1.ppt
- 化学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必修1 物质的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常勇刚.ppt
- 物理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必修1 新人教版必修1: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课件.ppt
-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 气候复杂多样二)课件 (新版) 湘教版.ppt
- 专题2——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专题达标测试(2).ppt
- 数学人教版高中二年级选修2 2.1.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一)》.ppt
- 政治郝泽源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交流.ppt
-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夸父追日(1).ppt
- 数学 7.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