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二是农业和农村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势不容乐观
四是人口问题形势严峻
五是资源危机显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
1
(一)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
世界上环保分4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把环境当成专业问题,第二个层次是把环境当成经济问题,第三个层次是把环境当成政治社会问题,第四个层次是把环境当成文化伦理问题。
1
(一)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
世界上环保分4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把环境当成专业问题,第二个层次是把环境当成经济问题,第三个层次是把环境当成政治社会问题,第四个层次是把环境当成文化伦理问题。
三、生态文明提出的重要意义
1
(一)作为物质世界发展的必然法则,生态文明的提出,充分显示了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党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理念的升华,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对科学发展观的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
(三)生态文明的提出,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诠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丰富发展了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四)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国所处新的历史方位之战略选择,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之基础,也是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
1
(一)作为物质世界发展的必然法则,生态文明的提出,充分显示了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党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理念的升华,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对科学发展观的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
(三)生态文明的提出,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诠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丰富发展了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四)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国所处新的历史方位之战略选择,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之基础,也是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
* * 内容提要 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2 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4 正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涵义 3 1 生态文明提出的重要意义 3 3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 走“生态立县”之路 3 5 * 十七大报告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出现了六个新的提法。 一、将科学发展观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成为统领我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纲领; 二、提出生态文明概念; 三;中央在2005年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之后,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更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即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四、将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作为确定经济增长目标的先决条件; 五、首次在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中,明确了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原则,首次提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努力; 六、首次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宏观调控体系中明确提出要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即建立考虑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一、正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涵义 *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 ——《周易》 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 *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是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是人类物质、精神和社会制度成果的总和。 * 中国先秦时期以来的生态思想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庸》 把天地万物风调雨顺的生态平衡景象与人类自身崇尚道德紧密联系起来,阐发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 《周易》包含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道家 《涅槃经》中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 ——佛家 《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 《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 “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 三 、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具体表现: 一是森林质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仍在恶化, 森林质量不断下降 1
二是农业和农村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AI在企业人力资源中的应用白皮书2.0 -智、效双驱: 赋新质、创新生.pdf VIP
- CRL-H户用超声热量表-汇中仪表.pdf VIP
- 第二语言习得02 相关领域与研究传统 PPT课件.pptx VIP
- 人工智能的利与弊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CRTAS-2024-05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服务规范.docx
- 姑溪河当涂闸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4版】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 50 篇带拼音版.pdf VIP
- 第二语言习得03 早期研究 PPT课件.pptx VIP
-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认证审核及评审清单(内审员、外审员、过程审核员如何开展审核?).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