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月2日伊犁一次大降水天气分析
摘要:2010年5月2日伊犁地区出现持续降水、雷暴较强天气过程。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系统地分析此次天气中环流背景、物理量场、云图、雷达回波的演变特征。分析得出,这次大降水是西伯利亚至咸海槽区,咸海和巴尔喀什湖之间以南一短波槽这2个系统共同配合的系统性天气;丰富水汽条件并有持续的水汽输送是产生大降水的必要条件;垂直抬升运动与地形的作用是造成这次大降水天气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大降水; 成因; 特征分析 作者简介:张国栋(1980-),助理工程师,从事科技服务与产业。 中图分类号 P 458.121 文献标志码 B 新疆伊犁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远离海洋,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新疆大降水标准与其出现频次在量值上不如我国的东部和南部,但它具有落点分散、历时短、强度大、局地性强的特点,其危害程度十分严重。大降水天气过程既是融雪性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主要引发因素,又是农牧业生产的重要水源。主要利用常规天气实况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分析这次强天气过程中产生大降水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水汽条件等。 1 实况资料 伊犁河谷4月下旬持续10 d无降水天气,自20日起气温迅速回升并维持较高;5月2-3日受中亚低槽的影响,伊犁地区出现大范围降水天气,其中东南部地区均达到大量以上。新源县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过程,前期高温天气导致山间积雪加速融化。融雪加降雨性洪水,最大洪水流量达到50~60m3/s,造成408户居民受灾,239.7 hm2农田、2466.7hm2和900.0 hm2饲料地被淹,冲毁防洪堤5 630 m、水利建筑物21座、农田道路18.8 km,牲畜死亡302头,直接经济损失1 211万元。伊宁县出现伴有雷暴天气过程。由于冬季降雪过厚,加上近期气温急剧上升,降水产生的山洪造成部分地段的建筑物、公路、堤坝、供水管道被毁,对伊宁县的水利和交通等设施造成较大破坏,吉里格朗河、皮里青河、曲鲁海沟、库鲁斯台沟4条河沟防洪堤42处共计3.2 km被冲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 100余万元。 这次天气是一次系统性天气过程,其特点是东南部降水较大。降水区域分布不均匀,这次较强冷空气活动的过程,在进入伊犁地区以后,由于伊犁河谷的特殊地形作用,沿山迎风坡一带产生较强的局地性降水。 2 环流形势 根据20:00,500 hpa高度场可以看出,亚欧大陆整体呈现多波动的纬向环流型势,里咸海地区为弱的高压脊控制,西伯利亚至咸海为槽区,咸海和巴尔喀什湖之间以南的中亚地区也存在一短波槽,伊犁地区处于2个系统的结合地带的下游地区。另外,从风场上可以看到,伊犁地区上游的2个站的风速均达到20 m/s以上,并且湿区较明显,这些都是伊犁河谷产生大降水的必要条件。 3 地面形势 与高空低槽相配合,2日02:00的地面图上则表现为在中亚地区存在一中心强度1 022.5的冷高压。冷高的特点是范围广,涵盖于整个中亚地区。从实况上可知,降水主要集中在02:00~08:00,02:00伊犁地区与上游存在4℃的温差,冷空气还是存在一定的能量,前端伊犁地区有4根等压线,,说明冷高压前端已经进入伊犁地区。 05:00地面图上可以看到,伊犁地区温度与上游基本一致,上游3 h变压为负值,并且上游降水也基本结束。伊宁市站的3 h变压达到+3.3 hpa,说明05:00系统全面进入伊犁地区,冷高压进入强盛期,由于伊犁河谷喇叭口的特殊地形,东南部地区的降水一般落后于西部,并且东南部的地形更为复杂,也为东南部的大降水的产生提供一定的条件。 从经向速度更能表达这点,02:11分,可以看到特克斯北部有一明显辐合带,并且不断南压,至02:55分时,辐合带移动到特克斯县范围内,并继续南调并诱发较强降水过程,直至03:39分,这次过程基本结束。 6 结论 1)这次大降水是从进来的冷空气和中亚低压槽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在河谷西部上空交汇,暖湿气流在冷空气的抬升作用下继续上升,导致凝结潜热释放而引发的强降水是此次大降水天气的主要成因。2)本次过程在卫星云图上表现为在西北生成的大面积的云在沿着地形和锋区移动时,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发展成大面积的对流云团,从而激发次天气尺度的发生发展。3)垂直抬升运动与地形的作用也是造成这次大降水天气的直接原因。4)结合雷达回波分析,可以实时监测整个天气过程各地的降水强度,必要时发出短时预警,指挥防灾减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自悯量表(Self-Compassion Scale^J SCS)完整版问卷和详细介绍.pdf VIP
- 高血压的治疗----沈绍功.doc VIP
- 《婴幼儿健康管理》课件——任务六 婴幼儿健康数据库建设与管理.pptx VIP
- 制造过程控制培训课件.ppt VIP
- 解剖学复习要点.doc VIP
-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教学设计)(最全).doc VIP
- 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研究分析报告.doc VIP
- 骨盆骨折-PPT课件.pptx VIP
- 《婴幼儿健康管理》课件——任务六 婴幼儿健康教育评价.pptx VIP
- 泉州港围头港区一期工程重力式码头设计.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