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一: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庄子·秋水》) 例二: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所为立王者,为社稷耶?为王立王耶?(《战国策·齐策六》) 例三:曰:“是鲁孔丘与?”(《论语·微子》)//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史记·甘茂传》) 例四:是之不忧,而何以田为?(《左传·襄十七年》) 乎、邪(耶)、与(欤)、为:位于句末,表疑问语气。使用问号(?)。这几个句末疑问语气词都有其他的用法,应留意。 例一:是谓全德之人哉!(《庄子·天地》)//岂人主之子孙必不善哉!(《战国策·赵策》) 例二: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哉、兮:位于句末,表感叹语气。可使用感叹号(!)。“兮”作叹词比较特殊,多位于分句末尾,则应用逗号。 例一: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例二: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论语·述而》)//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书·召诰》)//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诗经·郑风·狡童》) “盖”、“唯(惟、维)”等句首语气词。应在其前面断句。 例一: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例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例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例四: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例五: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例六: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例七: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应注意语气词或连词等与语气词的连用,切勿在其间断句。 例一: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大同》) 例二: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元》) 例三: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知不足邪?意知而不能行邪?(《庄子·盗跖》) 例四: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卜居》) 例五: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乎?(《战国策·赵策四》) “而”、“且”等连接分句的连词。应在其前面断句。不过,这些连词也可能可以连接词或词组,则可能位于主句或分句当中。另外,它们可能还有实词的用法,断句时须灵活处理。 5.充分考虑行文特点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江淹《别赋》)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 标点步骤: 1.统揽原文,了解大意 快速扫描,在统揽原文的基础上掌握大意。 2.铅笔点断,不计符号 充分利用尾句的语气词 ;韵文的韵尾;对句和古人的注疏等。 3.细查文意,选择符号 对疑难之处要仔细分析,根据文意选择符号。 4.通览全文,最后确定 《孟子·梁惠王下》【教材P283】 齊 宣 王 問 曰 文 王 之 囿 方 七 十 里 有 諸 孟 子 對 曰 於 傳 有 之 曰 若 是 其 大 乎 曰 民 猶 以 為 小 也 曰 寡 人 之 囿 方 四 十 里 民 猶 以 為 大 何 也 曰 文 王 之 囿 方 七 十 里 芻 蕘 者 往 焉 雉 兔 者 往 焉 與 民 同 之 民 以 為 小 不 亦 宜 乎 臣 始 至 於 境 問 國 之 大 禁 然 後 敢 入 臣 聞 郊 關 之 內 有 囿 方 四 十 里 殺 其 麋 鹿 者 如 殺 人 之 罪 則 是 方 四 十 里 為 阱 於 國 中 民 以 為 大 不 亦 宜 乎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教材中P287】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古文翻译 一、古文翻译的历史 二、古文翻译的标准 信、达、雅 三、古文翻译的原则 直译与意译 四、古文翻译的方法 对、换、调、留、增、删 一、古文翻译的历史 《诗·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郑笺:我事女三岁矣,曾无赦令恩德来顾眷我。 《尚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用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 《史记·五帝本纪》: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用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