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漂族“老漂族””面临的政策瓶颈与突破路径面临的政策瓶颈与突破路径
““老漂族老漂族””面临的政策瓶颈与突破路径面临的政策瓶颈与突破路径
——基于广州——基于广州 HH 社区的实证分析社区的实证分析
————基于广州基于广州 HH 社区的实证分析社区的实证分析
2015 年09 月 09 日
摘要: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流动的社会,随着年轻一代的流动,跟随儿女到异地养老的“老漂族”也不断增
摘要摘要::
加。但通过对广州 H 社区老人的访谈,发现由于户籍政策的限制,这些老人面临养老金领取认证难、医
保报销难、社会融入难等问题。为此,地方政府要逐步打破政策瓶颈,为“老漂族”提供更多的政策支
持,逐步实现“同城待遇”,让他们在异乡度过幸福的晚年。
关键词:关键词:老漂族,公共政策,路径
关键词关键词::
一、一、研究背景与方法研究背景与方法
一一、、研究背景与方法研究背景与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大城市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漂族”群体,包括“北漂族”“南漂族”“校漂
族”等。近年来,有一个新兴名词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它就是“老漂族”。作为“漂族”
群体的新成员,“老漂族”是指离乡背井的老年人群,特指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离乡背井、
来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的老年人。
广东省是流动人口流入大省,据广东省人口学会对广州流动人口最新的调查显示,到 2012年,广州有
666 万登记的流动人口,其中约有 10 万名是外地老年人。[1]广州已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规模持续增
长,与此同时,广州也陆续出台了一些养老政策,但是这些养老惠民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州的户籍老
人,10 多万外地老人被排除在外,广州“老漂族”所享受的待遇与本地老人存在着较大差距,这群“漂
族老人”成为广州社会边缘人群。“老漂族”的问题侧面反映出养老制度的公平性,“老漂族”的生存
情态日益受到民众的广泛关注。
目前,“老漂族”还是一个新兴的名词,在网络数据库中可以找到的“老漂族”相关文献不多,主要是
有关“老漂族”的新闻报道。国内以“老漂族”为对象的研究论文寥寥无几,主要从社会学视角分析
“老漂族”的现状、“老漂族”社会适应并讨论社会工作介入“老漂族”的可行性。郭南南指出,“老
漂”面对陌生的新环境,心理上难以适应,有强烈孤独感并存在看病难等问题。[2]河海大学的陈绍军教
授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 25 位南京“漂族老人”的城市适应过程类型进行研究,将“漂族老人”的适应类
型分为 U 型、J 型、L 型和水平线型 4 类,建议通过“漂族老人”自身、家庭、社工、社区及政府的共同
努力,以增强“漂族老人”的城市社会适应性。[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王丽英则以 9 位北京市“漂族老
人”为例,指出个人因素、代际关系和社会资本是影响北京市“老漂族”适应性的主要因素。[4]长江大
学刘庆老师探讨了社会工作介入“漂族”老人使其适应城市社会生活的策略。[5]此外,也有学者从异地
养老的视角探讨投靠子女型老人的问题,周婷等人指出了阻碍异地养老发展的因素,建议政府、家庭和
个人共同推动异地养老的发展。[6]从目前已有研究成果看,关于“老漂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学领
域,较少学者专门从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视角探讨这一间题。但政府作为养老政策的制定者以及养老
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对“老漂族”的政策支持直接关系到这一群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改善“老
漂族”的生存状况,我们在广州选取了 10 位“漂族老人”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生活状况及面临的政策
问题,以期政府能为“老漂族”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让他们在异乡度过幸福的晚年。
访谈对象选取了男年满 60 周岁、女年满 55 周岁来广州照顾儿孙的非广州户籍老人,10 位“漂族老人”
的基本信息如下:
二、二、““老漂族老漂族””面临的政策瓶颈面临的政策瓶颈
二二、、 ““老漂族老漂族””面临的政策瓶颈面临的政策瓶颈
2013 年7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正案)实施,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
年人权益保障法》,新增了“对常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外埠老年人给予同等优待”的规定。这一“同城
优待”原则,让“老漂族”看到了希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司薪酬激励模式的分析与再造研究.pdf
- ××商业银行总行H分行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分析.pdf
- “L型”经济走势下财务管理思考——从湖北宜化集团财务管理说开去.pdf
- “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实证分析——以庆阳市为视角(上).pdf
- “城管”执法相关问题研究——基于W市相关司法案例(上).pdf
- “城管”执法相关问题研究——基于W市相关司法案例(下).pdf
- “城市病”的形成机理及其经济阻滞效应测度:以北京市为例+(下).pdf
- “创世界品牌”,珀莱雅凭什么?.pdf
- “大集团小总部”如何实现“适管控高效能”?——新兴际华的组织结构变革研究(上).pdf
- “大集团小总部”如何实现“适管控高效能”?——新兴际华的组织结构变革研究(下).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