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秋兴一公开课 演示文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名:杜甫 别称:杜少陵,杜工部等 字号: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 杜工部等 时代:唐代 世称:为“诗圣”,诗歌被称为“诗史” 早慧: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性格:忧国忧民,壮志未酬 风格:沉郁顿挫 30岁前读书漫游。20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 30-44 困居长安。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写出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44-48陷贼为官。安史之乱爆发,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安史叛军对杜甫啖以高官厚禄,杜甫对此断然拒绝。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上书言房琯无罪,肃宗怒, 写下三吏三别 48-58西南漂泊。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泊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 * 走进杜甫 根据以上介绍的方法步骤,试着分析鉴赏诗歌,思考如下问题: 1、题目是什么意思? 2、读懂诗句的字面意思。 3、找出诗歌意象,并说说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构成了一个怎样的图景? 5、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诗歌应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4、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挖掘意象的深刻内涵。 明确:“兴”就是《诗经》中“赋比兴”的“兴”,即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秋 兴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开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风侵袭凋谢了枫林,巫山巫峡气象萧森阴沉。   江上惊涛骇浪如涌上青天,塞上风云漫卷大地,阴气沉沉。   丛菊已开两度令人回忆往昔而潸然泪下,孤单的小船永远系着游子的心。   为赶制冬衣家家正忙着剪裁缝制,暮色中高高的白帝城传来急匆匆捣衣的声音。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明确:意象有: 玉露, 枫树林,巫山,巫峡,江波,塞上秋风,阴云,菊花,孤舟,泪,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等。 特点:凄凉,萧瑟,阴沉,萧条、残败等。 描绘了一幅秋露清冷、秋气萧森,草木凋落,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风云阴沉密布,白帝城中捣衣声声的苍凉的秋景图。 明确: (1)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 。“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2)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 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4)丛菊两开他日泪: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园心:“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明确:抒发了诗人家国之悲,羁旅之愁,思乡之情。 *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