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的女儿翁琴光.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陆小曼的女儿翁琴光 【篇一:陆小曼的女儿翁琴光】 发布时间: 2014-1-9 15:23:19 作者:庄篪 ——— 为纪念陆小曼诞辰 110 周年而作 一、陆小曼与我的母亲吴锦 陆小曼是我的表姨妈,她是我母亲的表姐。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 舅舅吴安甫,是常州麻巷中丞第吴光悦的后裔。 中丞第门朝南通麻巷,北通白马巷。共有三进和一座花园,近百间 房屋,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官宦民居。吴安甫、吴曼华住在第三进。 后面是一座花园。 听我舅父吴一鸣说:中丞第原本还有第四进房,是座楼房。因太平 天国进入常州,一把火烧毁了,后改成花园。在我的记忆中,花园 中存有一座大小不等的条石铺成小路通园门,园内残存断墙、墙基。 花园约有两亩地大小,种有柏、枣、桂花、桑椹、梧桐、花椒、杨 柳等树数十棵。有假山堆成的山洞、拱门等。园西南处有口水井, 常年清澈,从不干涸。中丞第三进房中第一进最为气派,柱子有尺 余粗,有几扇高大的的格子门。正中上面悬挂两横匾。书有 “中丞第 三字;另一匾是皇帝(据说是道光) 御赐的 “二龙戏珠 ”的镶花匾。 第二、第三进都有庭院、回廊、厅堂、厢房等。 我知道,原先我舅公吴安甫并不住在麻巷中丞第,而住在西门早科 坊西城脚,离水关桥一百多米处。吴安甫在民国初期从事商业,据 说曾当过常州商会会长;开过常州第一爿西菜馆、第一家戏院,还 集资办过菜场,在临川里处。解放前,我还记得我母亲吴锦曾同我 至菜场上收过租金。 我舅公大约不到六十岁就过辈了,家里兄妹三人尚未成年,全靠我 舅婆一人支 撑。后来因生活,舅婆首先把自己娘家的房子卖了,从西城脚搬到 了早科坊济美里(房主庄苹) 一厅室用芦苇隔成的房间生活。记得 我舅婆是在抗战胜利后的 1946 年才搬回麻巷中丞第生活。不久,舅 婆也逝世了。那时我约 8 岁。后来一直跟着我的舅父吴一鸣生活到 大。 1937 年抗战爆发,后来又发生吴淞战争。舅公已死,舅婆带着子女 乘船逃到了上海租界(就住在吴曼华处)。吴安甫与吴曼华兄妹关 系很好,吴安甫死时,吴曼华答应照顾好哥哥一家。在吴曼华病逝 前,还要求小曼尽量照顾好舅舅的一家。因此,相处几十年,两家 关系就密切了。后来,我母亲吴锦嫁给了庄氏家族四公子(庄慕 云),但五年后即病逝。表姐妹同为寡妇,惺惺相惜。后来交往加 深,陆小曼体弱多病,需人照顾。而我母亲又无工作,后来表姐妹 俩变成了 “棒靠瞎子,瞎子靠棒 ”无法分开了。因此,是我母亲吴锦 陪伴小曼度过了晚年,送陆小曼归了西天。两人虽为表姐妹,如同 亲姐妹一般。 二、陆小曼与她的挚友翁瑞午 表姨妈陆小曼,她以前的两任丈夫王赓、徐志摩,我都未见过,那 时我还没有出生。有关他俩的传闻只是听说。俗话说: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现在,我把我眼见的陆小曼的挚友翁瑞午有关的一些事 实叙述如下,以供对陆小曼有兴趣的文化人研究。 翁瑞午与陆小曼相识、相交前后有卅多年,陆小曼一直把翁瑞午当 作挚友,因为兴趣相同,嗜好相同。翁不仅会唱京剧,而且是京剧 名票。梅兰芳先生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指出:中国有两位京剧 名票,北为蒋君稿,南为翁瑞午,这确是事实。两人曾多次登台演 出,还出过唱片,享誉长江南北。翁瑞午之女翁香光女士有一篇回 忆录《父亲翁瑞午与才女陆小曼》,讲的基本属实。 翁瑞午是个瘦长个子,长脸,长得很清秀。就是两个鼻孔朝天,有 点难看。同样戴一付近视眼镜。翁很会说笑话,走路、动作都很敏 捷,做起事来充满朝气,一点不像四十多岁的人。翁亦会国画、善 书法。我见过翁画的《丹枫白鸽图》,画图色彩艳丽,白鸽与枫树 相配对比鲜明,枫树苍劲有力。我妈讲翁是学的宋代徽派国画。书 法也是学的瘦金体,看上去很整齐、工整,也算是一名画家。翁还 懂古玩、字画,给翁看,一般七不离八。翁上代据说是广西巡抚, 家有大量字画。据说翁是慢慢自学出来的。翁还懂推拿医术,有一 次我亲眼见翁与表姨妈推拿,推过之后,我见表姨妈才去大便,一 泄而空,真神了。据我妈说,表姨妈所以离不开翁瑞午是因为小曼 常年东病西痛,只要翁一推拿,曼的肠胃不痛了,大便通了。有时 一推拿,人昏昏欲睡,心也不慌了,定心安睡了。因此,我要说, 陆小曼把翁当作是一位知己的朋友,曼不仅治疗主要靠翁,而且在 陆未有正式工作之前,生活一家全靠翁的资助。而翁瑞午也不计较 是否有名分的 “丈夫 ”。有几点可以说明: 1、在二楼会客室的玻璃下 面,压的照片,全是小曼与志摩各个时期的,没有一张是翁瑞午的; 2、就是在三楼,两人同住一屋,并不是一张大床,而是两张小床, 而且摆的位置,曼是东西朝向,翁是南北朝向,根本不是并行靠近 的位置。 3、至于说到户口,那是解放后户籍警上门登记时,自行写 上去的,说 “在一起这么多年了,是事实夫妻! ”于是写上 “丈夫 ”两 个字。小曼当时也没辩驳,她是向来不与人争上下高低的。

文档评论(0)

tangzhao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