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特点.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特点 韩俊 一、改革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简要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仍是一个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大国, 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1952年工业净产值占工农业净产值的比重只 有25.3%,工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只有6%。从50年代初开始, 我国经过短暂的战后经济恢复阶段以后,进入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时 期。由于原苏联模式的影响和为了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的需要,我们选 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到70年代末,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工 业体系,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实现了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跃 升。据世界银行的资料,1976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商品生产增值的比 重已高达51.6%,进入了“半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国际经验表明,伴随着一国由农业国向半工业化国家的转变,劳动 力源源不断地由农业转向制造业及相关部门,社会就业结构会发生明显 的变化。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则展示了一幅与这一普遍规律大相径庭的图 景:在产出结构急剧的同时,社会就业结构则呈现出惊人的超稳态现 象。1952-1978年期间,我国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份额由45.4%下 降20.4%,而同期劳动力份额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只由83.5%下降 到73.8%,平均每年仅下降0.47%,而农业产值份额年均下降速度 为3%。 为了把握就业结构变动与产出结构变动的相互关系,我们在此引入 结构偏差系数的概念,其计算公式为:Sei Spi/Sli-l(i表示部门)  式中Sei为结构偏差系数,Spi为部门产出构成百分比,Sli为不业构 成百分比,用它可以反映说法业结构与产出结构处于均衡状态;结构偏 差系数为零时,就业结构与产出结构处于均衡状态;结构偏差系数为正 值,表明就业份额小于产出份额时的结构偏差;为负值时,则表示就业 结构份额大于产出份额时的结构偏差。根据何道峰等人有计算 ②,我 国农业就业的结构偏差系数1952年时为-0.3,此后呈不断扩大趋 势,1977年扩大到-0.54。从国际比较看,英、法、美等国家,农业就业 的最大滞后系数在-0.3以内,日本和南朝鲜最高也在-0.4以内。这种情况 表明,中国就业结构的不仅严重滞后于产出结构的变动,而且,从50年 代到70年代,这种滞后状况大大恶化了。 就业结构异常滞后于产出结构的变动,表明在建国后长达近30年的 时间内,我国农业劳动向制造业及相关部门的转移,从结构意义上讲, 是相当微弱的。当然,这是从总体意义上讲的,从这一时期不同阶段的 情况看,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还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第一阶段(1949-1957年)。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 到政府超经济力量控制的情况下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 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 力。195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为510万人,1958年增加到2316 万人,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绝大部分是从农村招来的。在这一时期, 农村居民享有较充分的自由迁居城市的权利,虽然当时城市人口的自然 增长率高于农村,但在1950-1957年城市人口增加总量中,机械增加占 到了60.8%。同时,在这一时间,农村居民在农村内部也有充分选择就 业的权利。据估计,在50年代,农村各种专业手工业者约200万人,而 兼营商品性手工业的农民约1000万人。 第二阶段(1958-1963年)。这一时期,在政府超经济力的干预之下, 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1958年后,随着“大跃进”运动 的全面推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 度需求。1958年,全国工业和建筑业共新增职工1900万人,相当于原有 职工的两倍,其中从农村招收的约1000万人。由于在农村内部抽调劳动 力大炼钢铁等,1958年农村劳动力比上年税减3800多万人,1953年农业 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陡降至58.2%。据统计,城镇人口由1957年 的9900多万人猛增到1960年的1.3亿人,同期所增城镇人口中,约有90% 属机械增长。同期城镇非农业职工增加了2500万人,其中近2000万来自 农村。在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也相当可观。1958 年,各种小钢厂在全国农村拔地而起。到该年年底,社办工业职工就达 1800万人。 然而,这次农业劳动力转移“浪潮”的寿命却极其短暂。由于大量农 业劳动力脱离农

文档评论(0)

561190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