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华律师:债权转让的通知方式问题.docx

杨卫华律师:债权转让的通知方式问题.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债权转让的通知方式问题 杨卫华 律师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   笔者近期处理了一起债权转让纠纷的案件。案件中,400万债权击鼓传花样快速转让,诉讼、仲裁轮番登场,债务人不堪其扰。具体案情简述如下:债权人甲将房产买卖合同项下对债务人乙享有的债权400万元转让给丙。甲丙双方签订有债权转让协议书。该债权转让协议书第六条约定,债权转让通知书由甲向乙发送或由甲授权丙通知乙或丙直接通过诉讼“送达诉讼状副本”方式通知乙。该债权转让协议书签订后,甲并未通知乙,丙直接向浙江某法院起诉乙,乙发动管辖异议成立,法庭驳回丙的诉请。丙被驳回后再次将债权转让给丁,丙丁双方签订有债权转让协议书。该债权转让协议书第五条约定,债权转让通知书由丙向乙发送或由丙授权丁通知乙或丁直接通过诉讼“送达诉讼状副本”方式通知乙。该债权转让协议书签订后,丙向乙发送债权转让通知的手机短信,丁向有管辖权的上海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乙偿还债权400万及相应违约金。   该案涉及民间高利贷、虚假债权、管辖异议、形式交易等诸多法律问题。本文关注的仅是一个细节问题:债权转让的通知方式。该案涉案的债权转让协议书在通知问题上同时规定了债权人通知、债权受让人通知、裁判机关通知三种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又采取了电子通知的方式。这些方式都是有效的吗?如何做到有效的通知?这就是本文想讨论的问题。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小,但却是债权转让中的关键性问题!《合同法》第79条至第83条建立了债权转让制度,其中第80条第1款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该条明确了债权转让的生效以通知债务人为前提。未通知的不生效。这是很要命的,因为不通知或通知存在瑕疵,债权转让的效力就可能被推翻。   不过,这又是一个模糊的规定。《合同法》及其最高院发布的三个司法解释对什么的行为方式才是“通知”这个问题都没有进一步的明确细化。在很多判例中,主审法官对这个问题的认知也存在诸多差异。实践中常见的通知行为按通知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债权人通知、债权受让人通知、裁判机关通知;按通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协议通知、口头通知、书面通知、电子通知、公告通知、公证通知等。笔者认为,对这些不同通知方式的法律效力应依据《合同法》第80条的立法本意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来认定,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分述如下: 1.债权人通知。债权人通知可继续分为债权人自行通知、债权人委托通知、债权人授权通知。《合同法》第80条第1款的规定从文意解释上看,其立法本意是“谁转让、谁通知”,通知的主体明确无误的确定为债权人。债权人自行通知符合该条的规定。 债权转让的通知作为一项民事行为,债权人当然可以根据我国的民事代理制度委托他人(一般是代理律师)代为通知,但由于债务人对于债权人与其代理人之间的代理关系、代理权限并不知晓,债务人在收到代理人发送的通知书后,如果以需要合理时间来查实相关代理关系、代理权限为由进行延迟履行的抗辩,该抗辩成立。 债权人授权他人(一般是债权受让人)通知可能存在效力问题。这涉及到对通知的法律性质的界定。《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应当”通知债务人。所谓“应当”,是指一项法律义务,而不是一项法律权利。也是就是说,通知是债权转让时债权人对债务人承担的一项法律义务。《合同法》为债权人设立该项法律义务符合合同双方平等保护的合同法原理,也是债权转让得以实现的实际需要。既然是一项法律义务,则债权人根本就不能在债权转让时“授权”他人(一般是债权受让人)去履行该项法律义务,除非债务人同意。所谓授权通知,债权人其实是搞错了通知的法律性质,把通知义务当作权利与债权一起转让了。这种做法将使债务人陷入毫无保护、突然面对陌生债权人的不利境地,等于完全废掉了《合同法》第80条,因此债权人授权通知是无效的。 2.债权受让人通知。如上所述,《合同法》第80条确立的通知义务主体是债权人,不是债权受让人。在债权人的通知到达债务人之前,债权转让尚未生效,债务人与债权受让人还没有任何法律上的合同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理,债权受让人根本无权向与之毫无法律关系的债务人主张任何权利。因此,债权受让人向债务人发送的债权转让通知没有任何法律效力。在实际操作中,这种通知方式也很容易导致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纠纷,比如债务人收到通知后向债权受让人履行了债务,但债权人事后却否认存在转让关系,并继续向债务人主张债权。 3.裁决机关通知。与上述案件一样,实践中很多债权转让协议都可能规定以直接起诉或仲裁作为通知方式。这种通知方式实际上是把裁决机关当成了代为通知者。债权转让后,债权受让人凭债权转让协议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裁决机关在收到债权受让人的材料并立案后向债务人发送相关诉讼材料和文件。债务人收到此

文档评论(0)

文库创作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