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知识点教案资料.docx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知识点教案资料.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知识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作品简介:《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在先秦古籍中, 被称 为《诗》、或《诗三百》。相 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 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 经”之一,称为《诗经》。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2.诗经地位: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是屈原的《离骚》 3.《诗经》六艺指三大基本内容:风(又称风土之音)、雅(朝廷之音)、颂(宗庙之音)和三大表现手法:赋、比、兴 4.这是一首爱情诗,为什么开头要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关雎鸠,河之洲”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1)这是运用了“比兴”手法。 (2)描绘了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发出悦耳的和鸣,来比喻夫妻间和谐恩爱。 (3)渲染了和谐悠扬的气氛,写出了男子对意中人的向往,使得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契相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5.赏析“参 差 荇 菜 , 左 右 流 之 。窈 窕 淑 女 , 寤 寐 求 之 。” 艺术手法角度 :(1)运用比兴手法 (2)以水中左右飘摇荡动的荇菜为比,兴起君子求淑女的渴慕之心。以水草难以捞取比喻淑女难求 (3)生动地写出男主人公追求的艰辛。 炼字角度 :流”/“菜“/”芼“(1)描写出女子采摘荇菜的忙碌和姿态的优美 (2)使作品充满动感和生机,突出了女子的勤劳能干, (3)更增加了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和爱恋 6.任选角度“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描写角度:(心、动、情)(1)“悠哉悠哉”写其思念之情,绵绵不绝,运用了心理描写。 (2)“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难以入眠,运用了动作描写。 (3)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深深的思念之情 修辞角度:(反双叠韵)(1)“悠哉悠哉”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男子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 (2)“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体现了《诗经》的韵律美。 炼字角度:“悠”字形容夜长不寐时绵绵不断的忧思,两个“悠”字加重了感情色彩,把长夜无眠,思绪万千的相思之苦表现了出来 炼字“友”: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 7.中心思想:通过写一个男子思念、追求一个女子的过程,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表达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 8.运用双声(参差)、叠韵(窈窕)的作用/好处:增强音调的和谐美和景物描写、人物刻画的生动性 。 9.《关雎》中巧妙地运用了重章叠句,分析这种手法的作用。 ①这首诗的后两节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分别写主人公艰难执着追求的过程和想象中愿望实现的欢乐之情。 ②回旋反复,增添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主人公追求美好婚姻的愿望, ③重章复唱,使诗歌内容更丰富,逐步展示主人公炽热的情怀,起到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 10.出自《关雎》的成语:梦寐以求、琴瑟和鸣 11.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1)这首诗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相思的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即所谓“乐而不淫“。 (2)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同时有想象求而得知的热闹场景,即所谓“哀而不伤《蒹葭》知识点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有什么作用? 秋季(深秋)的清晨(拂晓),从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可以看出。 (1)以景起兴,交代时令 (2)描绘了一幅萧瑟凄清的晚秋图画,渲染了一种萧瑟凄迷的气氛 (3)为主人公的活动提供特定背景,烘托了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 (4)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2.诗歌中的地点有什么变化?地点的变化有什么作用? 从上游到下游,从此岸到彼岸。 (1)反复吟咏,渲染道路的遥远、艰险与曲折。侧面写出主人公不畏险阻,对“伊人”几度求索的惆怅之情。 (2)也暗示了“伊人”踪迹飘忽,难以寻觅。 (3)增添了诗歌的含蓄美,朦胧美。 3.“宛在水中央/坻/沚” “伊人”身影忽远忽近,时隐时现,无处不在却又可望而不可即。 炼字:“宛” “宛”(1)是宛如、仿佛的意思。 (2)这个词把实景、实情与幻觉、想象相结合,创设了一个如梦如幻、 朦胧迷离的情景。 (3)突出主人公的深情执着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诗中的“伊人”究竟为何人? 不仅指所爱的女子。而是我们苦苦追寻、渴望拥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27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