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儒家元典评析.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早期儒家元典评析 一、树立君子风范的《论语》 二、胸怀天下之志的《孟子》 三、知明而行无过的《荀子》 四、重视教化学习的《礼记》 一、树立君子风范的《论语》 1.《论语》的结集与流传 《论语》——语录体,集录了孔子及其若干弟子的言论和行为。 语录——一些相互没有多少联系的段落或短语,大部分都是一句话,甚或是几个字,从结构上看很是散乱。 这些话都是从孔子及弟子们的大量谈话记录中精选出来的。由于离开了原始的语言环境,所以初读《论语》,感到十分突冗,不知具体何谓,譬如“君子不器”、“有教无类”等。遥想孔子当年,谈笑风生,诲人不倦,谈起话来即使再谨慎,也决不会一次只说几个字,叫人摸不着头脑。有人提问题,孔子来回答,当然既有语言背景,又有老夫子详尽的讲解,现在只留下了三四个字,初读确实会感到突兀难解,一时不知老夫子从何谈起。 《论语》结集与命名 《论语》到底是什么时候结集而成,最后由谁编纂定稿,虽然是一个难以详细、准确说清楚的问题,但透过文献的记载,可以大致做个推断。 《汉书·艺文志》: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大体上道出了《论语》成书的由来。《论语》中记的是孔子对弟子们的谈话、孔子对同时代人的谈话、孔门弟子听了孔子的谈话后的相互讨论等。对这些谈话,当时的弟子各有笔记。孔子死后,弟子们将自己的笔记对照、辑录、整理,最后形成了《论语》。 由班固记载可知,《论语》的最后辑录者是孔子的门人。“门人”异于弟子,弟子是直接受学的生徒,门人是再传弟子,即孔子学生的学生。这就是说,《论语》应是成书于孔子的第二代弟子之后。 孔子弟子三千,第二代弟子更难以计数,到底是成于何人之手?学术界看法不一。从《论语》本身看,有可能是成书于曾参的弟子之手。 曾参是孔子学生中年纪最轻的几个人之一(曾参杀人传闻、杀猪守信;修性:三省其生),享年70余岁,其死晚孔子四五十年。他晚年居于鲁,死于鲁,是孔门学派在鲁国的主要代表人,对孔子言行的整理有可能与他有关。 另外,《论语》记孔子其他学生的话都称字,如“子游”、“子夏”等,惟有记曾参的话时一律称“曾子”,采用尊称。表明《论语》编辑者对曾参特别地敬重,推断为曾参的学生可能不错。 由上,大致可以推定《论语》的编纂时间。曾参死于公元前436年以后,成书的上限不可能早于前436年;《孟子》中引有不少孔子的话,都与《论语》中孔子的话相同或大体相同,说明孟子曾读过《论语》,《论语》成书的下限不晚于孟子的生年——前385年左右。 可以粗略认定,《论语》结集成书的年代约在公元前5世纪晚期到公元前4世纪初年;编辑者是孔子再传弟子,极有可能是曾参的学生。不过可以肯定,《论语》的名称在当时还未确定。 《论语》的最后命名,大概是在西汉前期。为什么取名《论语》,说法不一。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说: “论,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 “语,与人相答问辩难谓之语”。 我们姑且认为该解释相对符合命名者的本意,命名者认为此书既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答问辩难的话语,而这些话又合乎道理、适宜得体,且多是至理名言,故取“论”、“语”二字合而称之。 《论语》的传本 从战国到汉初,中间虽经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但《论语》的流传仍不曾中断。 秦汉之际人,鲁人叔孙通(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盛赞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卒为汉家儒宗”)、楚人陆贾(《新语》等)、洛阳人贾谊(梁怀王;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燕人韩婴(《史记·儒林传》:“其人精悍,处事分明,仲舒不能难也”)等,在他们的著作中都称引过《论语》中的话,说明此书在汉初流传很广。 在中国书籍的简册时代,传播方式赖于手抄,再加上师承系统不同,同一本书就会有不少传本,不同的本子差异很大,篇目也有不同。《论语》传播广泛,版本自然出现杂乱。到西汉中期,流传较广的《论语》本子有三种: 第一,鲁《论语》,20篇,篇目与现在读本相同。该本在鲁国旧地流传,汉代的传人有夏侯胜、韦贤、萧望之等,都是鲁人。 第二,齐《论语》,22篇,比鲁本多《知道》、《问王》两篇。该本在齐国旧地流传,传人有王吉、贡禹等,都是齐人。 第三,古《论语》,21篇,无齐本《知道》、《问王》两篇,而将鲁《论语》中的《尧曰》一分为二,基本内容同于鲁《论语》,只是编次不同。古《论语》是在汉景帝时发现的。景帝的儿子余由淮阳王改封鲁王,为了扩大宫室,拆除孔宅旧壁,遂得《尚书》、《论语》,字像蝌蚪状,故称古《论语》。 西汉晚期,汉成帝的师傅张禹,以鲁《论语》为根据,兼采齐《论语》,将二者融合,成《张侯论》。因为张禹影响大,地位高,当时出现了“欲为《论》,念张文”的局面,学者多从张氏,其他

文档评论(0)

00044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