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古诗五首教学设计语文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古诗五首教学设计语文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古诗五首教学设计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古诗五首教学设计语文版 PAGE / NUMPAGES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古诗五首教学设计语文版 21 古诗五首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诗文大意。 2.通过赏析诗歌,体味诗歌展现的意境,感知作者的情感。 3.引导学生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登飞来峰》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合作探究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  古诗,像种子一样,有着顽强的爆发力,好的诗歌破土而出以后,它的芬芳和民族精神融合,长久滋养着大地。今天我们学习《诗五首》,让我们一起品味其中的芬芳,感悟诗人览物、登山、观海的真情与感慨。 自学 eq \a\vs4\al(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子规(ɡuī)  夜郎(lánɡ)  浮云(fú)  自缘(yuán) (2)词义: 子规:杜鹃。 啼:叫。 闻说:本诗里是听到的意思。 自缘:因为。 2.作者名片。 李白(701~762),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5岁时随父移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青莲乡。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背景链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此诗歌的写作背景为:王昌龄因“不护细行”而被贬为龙标县尉,时值李白离京漫游扬州,李白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登飞来峰》 本诗是王安石在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从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绍兴,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合作探究 eq \a\vs4\al(步骤二 精读诗歌 深层探究) (一)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第一联描绘了什么景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交流点拨】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描写了漂泊无定的杨花,与悲鸣的杜鹃鸟,既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融情入景,隐含着作者对王昌龄被贬僻壤的同情和悲痛。 2.“闻道”“过五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用跋涉五溪简述路途的遥远与艰难,流露出作者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 3.谈谈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理解。 【交流点拨】这两句使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写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 这两句中,含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人相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三是说,只有依靠月亮才能将愁心寄与朋友。 诗人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能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李白在诗中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使之人格化,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同情与怀念之情。 4.自由背诵这首诗。 (二)学习《登飞来峰》 1.前两句写景,突出了飞来峰的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使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飞来峰高的特点。 2.名句赏析 (1)“不畏浮云遮望眼”——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交流点拨】“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从自然角度看,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这两句诗富含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扫清障碍、实现远大理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99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