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提纲: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A.docx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提纲: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A.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9 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提纲 先谈谈我参加国家级教材培训的感受: 感受有二: 1. 国家对“三科”教材的重视前所未有。统编“三科”教材,体现了我们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方面的意志和意图。因此,作为“三科”教师,我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 2. 最大的挑战:如何从教材转化为真实的教学。比如说,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坚守教育的正确性,也就是如何把握政治的正确性和知识的正确性;如何落实从“直接德育课程”向“间接德育”功能的转换;如何把握法律在课程中的度以及法律如何到达儿童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在教学中加以落实。我个人认为,要达成这一系列的目标,真正把教材转化为教学,其关键,就是要在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也是我们中小学德育课的宗旨和归宿。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我的认知和收获: 通过培训,我对以下几个问题有些粗浅的认识和了解: 一、关于课程名称的变化 法治教育的由来: 在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 其中,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法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在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规定。 关于课程名称的变化,通过培训,我有两个层面的理解: 1.把《道德与法治》作为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统一的名称,是为了更好地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一体化。 2.《道德与法治》更体现出我们当前德育课程的核心价值追求,它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实际上是一体两面。如果说《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课改为了推动德育回归生活、贴近生活才这样命名,那么《道德与法治》则是从课程的目的、目标来进行的一个尝试。所以,课程名称虽然改为《道德与法治》,但是,课标要求没有变,课程依然沿袭着课改的道德回归生活,在儿童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理念。 二、关于教材 教材是为了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的。用好教材,是课程改革中具有实质意义的环节。 使用教材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其关键是教师如何创造性使用。教师处在教材和学生之间,不仅是个“中间人”,更重要的是个“介入者”和教材的再度开发者。《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深度建构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编者编写教材,还是教师使用教材,都有个根本的方向和任务:立德树人。我们说要用好教材,这个“好”,好就好在让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从价值立意上说,就是探索并建构立德树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现方式。 三、关于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我是这样思考的: 教学过程中,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就要时刻谨记,把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作为我们教学的价值方向引领。这就要求我们对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第一,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是课程改革、整个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和根本任务,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模式。 第二,立德树人首先是“树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推动并实现教育、教学的重大转向,我们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就是要关注人的发展,转到人的发展上来。 第三,立德树人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必须努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也就是明确中国学生要发展成什么样的人。 第四,立德树人还要明确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程教学中得以落实。 第五,确保立德这一根本方向和重要途径,要真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就是德,既是个人之小德,又是社会、国家之大德。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寻找课程、教学中的“最大公约数”,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以核心价值观统领教材与教学。 四、关于《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道德和法治的关系以及法律如何到达儿童 1.《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定位 道德与法治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制度化的道德,道德是生长于人的内心的。道德与法治相辅相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用道德滋养法律,用法律支撑道德。 2.道德与法治教育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合理的结构。 道德与法治教育要双向渗透,道德教育中要渗透法治教育,法治教育中也要渗透道德教育。这样的双向渗透,道德教育才会有力度,法治教育也才会有境界,才会更有温度,让人们生活更美好。除了相互渗透外,鉴于法治教育长期以来薄弱的状况,必须进一步加强,因此设置法治专册。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