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与药源性疾病.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菌药物与药源性疾病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大大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和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对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疾病谱的改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品种的不断上市,本类药物从广泛使用逐渐演变为大量使用及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由抗菌药物引发的药源性疾病迅速增多 。 药源性发热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几乎所有的药物均可引起药物热,只不过是发生的几率不同而已。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被一般人视作感染克星的抗菌素,恰恰是引起药物热的头号元凶,像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氯霉素等所致的药物热临床均不少见。 感染的主要症状之一是发热,抗菌素主要是用来控制感染,而且,临床上常常将退烧视作抗感染治疗有效的一个评价指标。但由于一些抗菌素本身可引起发热,而临床医生对此认识不足,因而常出现将药物热误认为是感染加重的征象,继续或加大剂量使用抗菌素,从而导致严重的药物反应,如持续高热、重度脱水、剥脱性皮炎、抽搐惊厥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本病,首先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其次在用药过程中,要提高警惕,特别是对感染病人应用抗菌素时,若用药后病情明显好转,但体温反而上升或退热后又再度发热,无法用感染加重或继发感染来解释时,应想到“药物热” 。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 药源性胆石症 据报道25%~45%的患者,服用头孢曲松后发生可逆性胆汁淤积症状,停药后可恢复正常。这种淤积临床少见,很显然它是分泌到胆汁中的头孢曲松的钙盐沉淀所引起。 红霉素也可致胆汁淤积,其临床表现很不一致,开始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瘙痒及黄疸,也可能开始为严重的急性上腹疼痛或右季肋下压痛,很似急腹症和阻塞性黄疸的临床表现。通常症状出现于用药后10-14天 伪膜性肠炎 由抗菌药物引起,发生在肠黏膜的急性坏死性肠炎,是危害性最大的肠道二重感染。药物有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及复方新诺明等。 药源性食管损伤 有些人在服用某些药片、药丸、胶囊剂后,会出现咽痛、胸骨后灼痛、吞食困难、烧心感、恶心呕吐,甚至发热等症状,这是因为药物粘附在食管壁上,损伤食管粘膜引起了药源性食管损伤。   易粘附、损伤食管粘膜的药物最为多见的一类是抗生素,如强力霉素、红霉素、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克林霉素、甲硝唑、环丙沙星等 。 药源性泌尿系统疾病 儿童药源性肾病 儿童药源性肾病主要表现为:单纯性血尿、单纯性蛋白尿、血尿和蛋白尿混合型以及急性肾功能不全。易引起单纯性血尿的药物有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患儿一般在用药1周后发病,表现为肉眼可见的单纯性血尿;单纯性蛋白尿主要由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由于临床表现以蛋白尿为主,水肿不明显,常不易被发现,以致误诊、漏诊;以急性肾功能不全为临床表现者皆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表现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高血压、水肿,肾功能检查有中度以上改变 。 药源性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细胞减少症是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00/mm3,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1000/mm3,而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极度减少缺乏。 能引起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的药物有: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等 。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和出血是头孢菌素的血液学毒性反应中最严重的,主要由于干扰了维生素K的代谢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和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同时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尤其是含有N-MTZ结构的头孢菌素,表现尤为突出 。 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 1 环丙沙星(CPLX)   秦忠智等报道1例老年患者,用药至第3天,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双眼上反,面部抽搐。王文英等报道2例因支气管炎而口服CPLX患者,用法为0.2g bid,在服药当晚出现烦躁不安、言语增多、胡言乱语、失眠、四处奔跑等反常状态。骆慧玲报道1例38岁女性文盲患者,因口服CPLX 0.25g bid,3天后出现兴奋症状,要求读书看报,见到字就"阅读",同时拒绝接受继续治疗,停药2日后症状消失,再次服用该药后,上述症状重新出现。 2 氧氟沙星(OFLX)及左氧氟沙星(LFLX)   林久灿等报道1例男性63岁患者,因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而入院,给予0.2%OFLX 100ml,静脉滴注,5h后患者出现四肢震颤,呈"搓丸"样,不能作精细动作,且情绪激动时加剧。PE:四肢、躯干、颈部及面部肌肉均有震颤,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增高,腱反射轻度

文档评论(0)

369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