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docxVIP

2018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PAGE 1 2018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   聊起儿时欢快的记忆,却总也抹不去那样一些难以释怀的心酸。   上小学时,家离学校也只有不到1公里的路程,路程两个字似乎比距离形容的要远一些,原因就在那条路。所谓路,就是一条高低不平的羊肠小道,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其间还要跨过一条叫做古柳的小河,就是这条河,可没少让俺这些上学的孩子们遭了罪。当时,河上没有桥,只是为了便于人们行走,在河上搭了几根檩条,便成了“桥”。要是河里有水,还得由家长和老师接送。就是这样,还偶有学生落水。特别是下了大雨,河水猛涨,水位超过“桥”面,就得停学。   说起路,在70年代初,本村一个绰号叫“坏头”的,在吃鸡的时候,不慎鸡骨头卡住了喉咙,造成呼吸困难,急需抢救。但天不作美,碰上雨天,道路不通,几个邻居深一脚浅一脚地背着他往公社卫生院赶,由于速度太慢,在送往医院途中就咽了气。还有更悲惨的,那时农村妇女生孩子大都在自己家里,无形中增加了母婴的危险性,也成为妇女一生当中的一大关口。村里有个叫斌的大叔,30多岁好不容易娶上了媳妇,家庭生活刚刚有了起色,偏遇妻子生产时大出血,就因为交通不便,造成救护人员不能及时赶到而身亡。时间虽已过去30多年,但这件事成了他们全家久久挥之不去的阴影。   落后的农村交通,不仅影响着群众的正常生活,而且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购销呼唤着交通,农业走向市场呼唤着交通,经济发展呼唤着交通。   近几年,上级实施了村村通油路工程,当年的“泥巴路”全部铺上了柏油,还通了客车,安上了路灯,昔日古柳河上的“浮桥”也改造成了群众津津乐道的“幸福桥”。提起路的变化,在家乡小学从教30余年的马年轮老师兴奋不已:“以前路孬的时候,没少吃了苦头。特别是遇到雨天,学生不是迟到,就是旷课,对教学影响很大,那时候天天盼着修路。现在各村到学校都通了柏油路,下再大的雨也不怕了,真正解决了孩子们上学难的问题。”   路通之后,给农村经济带来了大发展。从记事起,我们这个乡镇就有种植西瓜的传统,但由于路不通,西瓜种植丰产不丰收,影响了村民的积极性。“现如今,不仅实现了村村通,还把柏油路修到了田间地头。瓜熟的时候,操着不同口音的瓜商,直接把汽车开到瓜地旁收购,南来北往,络绎不绝。路通了,西瓜销售问题解决了,俺们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摩托、汽车这些原来在城里才有的稀罕物件,现在村里也有了不少,就连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也蹬上了三轮车、骑上了电动车。街两旁,你看哪年没有两层小楼盖起来?”村民王海乐呵呵的说着。   家乡的路在不断延伸,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抚今追昔,我由衷的感到:那路,就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鈅匙;那桥,就是农村走向繁荣的金桥!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   两个主妇,两张餐桌,通过普通老百姓餐桌上饮食结构的改变,深刻诠释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巨大成功的伟大历史命题。   上世纪七十年代,俺娘还是一个典型的农村中年妇女,有着农村妇女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品质。她常说:“吃苦不愁,受累也不愁,一到饭点就犯愁。”愁啥,无米之炊呀。   记得,那些年我们张家庄大队第一生产队年人均分一百多斤的粗粮、一百斤左右的小麦,三百斤左右的地瓜和五斤棉籽油、七八棵大白菜。粗粮是什么,是玉米和红高粱,玉米很少,占不到粗粮的三分之一。我们家吃不上平均粮,因为我和三个弟弟都还上学,只能分人口(人头)粮。春天,吃猪肝饼子地瓜干,冬天,吃猪肝饼子加地瓜。猪肝饼子就是红高粱做的,颜色像猪肝,所以叫猪肝饼子,特别难以下咽。吃顿玉米饼子就是改善伙食,白面只能等到过节或来客人是才能吃到。炒菜不如说是煮菜,基本不见肉,老百姓叫什么“清水锅里钓鳖”。俺娘经常变着花样做饭。做的最多就是把地瓜干磨成面做面条吃。地瓜面没有面筋,下到锅里成糊糊,俺娘就把擀好的面条上锅蒸熟,然后再放到水里煮。村里的老百姓管这种面叫“鸡屎面”。因为面的样子又短又黑像鸡屎,故被戏称为“鸡屎面”。偶吃一次两次,改变一下口感觉还可以,可时间久

文档评论(0)

代写文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