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者权益会计的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劳动者权益会计的思考 作者:刘晓霞 内容提要: 指出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 记录和报告的人力资源会计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主流。在此基 础上,重点阐述了人力资源会计模式中的劳动者权益会计,通过分析 人力资产及人力资本的确认与计量、基本会计科目的设置、计量模式 的选择、参与剩余收益分配的方案以及其对传统会计报表的影响,提 出了劳动者权益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构思。 [关键词]人力资产;人力资本;劳动者权益 劳动者权益会计是人力资源会计的一种模式,是继人力资源成本 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之后而提出的新的会计模式。本文对这种模 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劳动者权益的特点及其确立的理论依据,并对 其基本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了论述。 一、劳动者权益会计的提出 人力资源会计最早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西奥多·舒尔 茨 1960 年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自此,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会计也出现了从“物本主义” 到“人本主义”的革命,产生了一个新兴的学科分支———人力资源 会计。人力资源会计发展至今,共出现了以下 3 种模式:人力资源成 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和劳动者权益会计。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为取得、开发和重置作为组织的资源的人所 引起的成本的计量和报告,但这种会计模式没能明确人力资源的所有 权归属,只是将花费在人力资源上的支出资本化为一项单独的资产, 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劳动者内在的积极性。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是把 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对其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程序。目前会 计学界关于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提出了众多的核算模型,且关于计量模 型的争论较多,这种情况的出现引发了创建新的会计模式的设想。 劳动者权益会计是针对传统人力资源会计模式的不足而构建的 新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是计量和报告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源所有者而 享有的相应权益的程序和方法。劳动者权益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一是 人力资本,二是新产出价值中属于劳动者的部分。从动态看,它一般 因录用职工以及劳动者创造价值的分配而增加,因职工离开企业和支 付给职工而减少;从静态看,是留存于企业内的劳动者所拥有的资产 的对应权益要素,是介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一种特殊权益。劳 动者权益会计在承认人力资源是有价值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更进一 步提出人力资源所有者应同物力资源所有者一样享有相应的权益。为 此,应将传统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修订为“人力 资产+物力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劳动者权益”[1]. 在人力资源会计的 3 种模式中,劳动者权益会计的研究起步较 晚,到目前为止,在理论界尚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虽然已经确立了 劳动者权益等基本概念,但在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劳动者参与剩余 收益的分配方式以及如何将劳动者权益纳入会计报表核算体系等方 面还存在有较大分歧。 二、劳动者权益的特点及确立劳动者权益会计的理论依据 劳动者权益是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源的所有者而享有的相应权益, 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2]:其一,劳动者权益不是以企业创立 时法定物力资产的出资为标志和起点的,而是以加入企业成为生产经 营者从而投入人力资本以及对企业的劳动贡献为标志和起点的。其 二,劳动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不同。前者的存在,是因为企业劳动者 劳动的投入,既包括劳动力使用权的投入,也包括劳动力所有权的投 入,因此要认可劳动力的补偿权和收益权;后者是因为债权人让渡资 本使用权而享有的相应权利,是借贷资本的补偿权和收益权。其三, 劳动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上是劳动者存留于企业的利益。因劳动者是 企业劳动力的所有者,因此应像企业资本的所有者一样,以存留权益 负起有限责任。在企业破产时,应次于债权人,与资本所有者一起分 享剩余的资产。其四,劳动者权益观念要求重视增加值概念,会计报 表的使用者不仅局限于股东和债权人等,还包括企业劳动者。 劳动者权益会计作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新兴模式,其确立是基于以 下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者是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也应该享有这一 所有权带来的相应的权益[3].工资报酬只是劳动者在企业生产经营活 动中所消耗的体力和脑力的补偿,正像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 料需要得到补偿,生产活动才得以持续进行一样。在会计核算中,将 工资报酬作为企业的费用处理,也说明了这一点。劳动者的劳动创造 了剩余价值,而劳动者不能参与收益的分配,这样的结果是投资者投 入企业生产活动的资本得到了

文档评论(0)

qicaiy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