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常用的15个文学典故.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作中常用的15个文学典故 1.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 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 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子期 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 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2.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 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 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 蝴蝶化为庄周。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3 .绿叶成荫 唐代诗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时,曾应湖州崔刺史之邀,前 去作客。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时年末及竿,心颇爱悦之,临别相约十 年后与她成婚。此后连年游宦,直至十四年后,被任为湖州刺史,方 重临旧地,而当年相约的少女已嫁三年,并已生二子。杜牧惆怅不已, 作《叹花》诗以寄慨。诗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花时。狂 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后人遂以“绿叶成荫”喻女子已 出嫁,并生有子女。宋诗人欧阳修亦有类似经历,曾有诗云:“柳絮 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用语不同,而实运化杜牧“绿叶成 荫”的诗意。 4.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 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 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 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武帝召见,纳入后 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 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5.破镜重圆 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因 见天下大乱,国亡无日。恐一旦亡国,离乱之际,夫妻失散,遂破铜 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都市以谋晤合。未 几,陈果为隋所灭。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国公杨素所获,极受恩宠。德 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就 题诗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 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知情后,大为感动,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 后因以“破镜重圆”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6.咏絮才高 东晋政治家谢安在雪天合家聚谈,与儿女讨论文义。正值户 外雪越下越大,谢安兴致勃发,就指着外面的飞雪问:“白雪纷纷何 所似?”谢安的侄子谢朗随口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接 着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后大加赞赏,夸奖侄女才思不凡。 谢道韫是东晋有名的才女。柳絮随风飞扬,壮似飞雪,用以比喻纷飞 的白雪,恰切而形象,故世人誉妇女有诗才为“咏絮才”。 7.无弦琴 晋代诗人陶渊明,虽不善琴,却置“无弦琴”一具,每逢酒 酣意适之时,便抚琴以为寄托。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作《论琴贴》,自 谓曾先后得琴三具,一张比一张名贵。但“官愈昌,琴愈贵,而意愈 不乐。”当其任夷陵县令时,日与青山绿水为邻,故琴不佳而意自适; 官至舍人,学士以后,奔走于尘土之间,名利场上,思绪昏乱,即弹 奏名琴,也索然无趣了。因云:“乃知在人不在琴,若心自适,无玄 也可。”苏轼《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匝中何不鸣?若言 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此均言声音不在琴,其意均从陶渊 明“无弦琴”一事翻出。 8.章台柳 唐代诗人韩羽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居京时得一姬柳氏,才色 双全。后韩羽为淄清节度使侯希逸幕僚。时值安史之乱,他不敢携柳 氏赴任。分别三年,未能团聚,因寄词柳氏云:“章台柳,章台柳, 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柳氏也有和 词云:“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 君来岂堪折?”她因自己貌美独居,恐有意外,就出家为尼。不久被 番将沙吒利劫去,后赖虞侯将许俊用计救出,始得团圆。后人就名韩 羽寄柳氏词的词调为“章台柳”。 9.人面桃花 唐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 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 杯水让坐。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

文档评论(0)

liuyanhua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