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哲学道理备课讲稿.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词中的哲学道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投稿——山东省蓬莱第二中学 政治组 许秀红 邮编:265612 电话诗词中的哲学道理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和“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共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B.旧事物必然战胜新事物 C.运动是静止的、静止是相对的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唐朝诗人胡曾在“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一诗中表达了隋帝开凿运河与隋朝灭亡之间的关系是 因果联系 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偶然与必然的联系 主观愿望与客观结果相矛盾的联系 3、“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同一定的条件有关②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 ④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A.① B. 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世外桃园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只缘矛盾来捉弄,它是庸人爱自扰。”这首打油诗 A.幻想世间无矛盾 B.承认矛盾普遍性 C.肯定矛盾的客观性 D.看到现实生活中处处有矛盾 5、杜甫有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首诗说明的是 A.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C.做事情要善于抓中心、抓关键、抓主要矛盾 D.认识矛盾的特殊性 6、“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事物的反映 B.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 C.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D.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7、“有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其哲学寓意是 ①意识在客观事物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②一切客观事物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③人只能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④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物质处于决定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从“嫦娥奔月”到“碧海青天夜夜心”说明 A.人类社会已今非昔比 B.意识随客观环境而变化 C.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D.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我国有古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运用哲学原理回答9—10 9、“原上草”和“枯荣”表明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生命运动是最高级的运动 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B.物质是不灭的 C.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D.联系是客观的 11、“鸿燕出塞北,举止万余里,冬季食南稻,春日复北翔。”这首诗描写的情景体现了 A.鸿燕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的 12. 清代赵翼有诗云:“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该诗启发我们 A.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 B.李杜诗篇已过时 C.李杜诗篇有脍炙人口之感 D.要把世界上的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13.宋代王安石读到一首诗中写了“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的诗句,心想“明月”怎么会当空叫,“黄犬”岂能卧花心呢?于是挥笔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自以为改得高明,却闹出了笑话。原来作者笔下的“明月”是其家乡的一种小鸟,“黄犬”是一种在花间爬来爬去的小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①意识有时也能决定物质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③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④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正确答案为:1.D 2.A 3.D 4.A 5.C 6.B 7.C 8.B 9.B 10.C 11.C 12.D 13.D 关于“民族精神”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矛盾 二者并不矛盾。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误区二:弘扬民族精神会影响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弘扬民族精神不但不会影响经济建设,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误区三: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

文档评论(0)

zjq1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