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观察-北京自来水博物馆.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建筑观察报告——北京自来水博物馆 (一)建筑概况、背景、手法、与环境的联系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位于东直门北大街清水苑社区内,是由清代自来水厂演变而来,到处都是新与旧的味道。京城得以兴修自来水工程,竟是缘起于火。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召见袁世凯的时候,正好赶上一个小太监来报,称某个地方发生了火灾,惹得慈禧太后非常恼怒,就向袁世凯询问防火良策,袁世凯答曰:以自来水对。自此,在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的3月18日,农工商部大臣溥颋、熙彦、杨士琦上奏“请办京师自来水一事”后,由周学熙掌舵的京师自来水公司终于得以落成,博物馆内至今还保留着当年请办自来水公司的奏折。而自来水公司的成立,不仅在北京地区自来水事业发展的蓝图上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最早的股份制企业之一,当年发行的股票、存根,还有营业执照,都陈列在博物馆中。 博物馆所在地是北京历史上第一座水厂——东直门水厂的位置,博物馆的主建筑就是原来的蒸汽机房。 蒸汽机厂房投产于1910年,厂房高12米,面积有600多平方米。最初还没有电力供应,用蒸汽机驱动水泵。厂房门厅中间有通往半地下室的台阶,从台阶下去,就是为蒸汽机提供动力的燃煤锅炉房。水厂内经过消毒的水就是从这里泵入水塔,再输送到管网里。水厂当时的日配水能力为1.87万立方米。 在博物馆内的沙盘模型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年最具特色的是屹立在厂区西南角的铁质水塔。此塔通高54米,总容积750立方米。塔身分为六层,呈六面形,每面镶有两条番龙,共有12条盘踞塔身。每面装有风铃。可惜的是,这个最有代表性的欧式建筑于1957年被拆除,如今人们从德国设计师的后人那里找回图纸,重做了一个模型,放在展厅里供人参观。 “天来之水亘古,人来之水百年。”在蒸汽机厂房的北边,还有当年水厂使用的来水亭。来水亭建成于1910年,用于接收孙河取水厂处理后的水,沉淀消毒后送入清水池。这座建筑是由天津德商瑞记洋行设计的,属于欧式建筑,具有巴洛克风格,建筑时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手法糯米灌浆、磨砖对缝,因此这座建筑是中西合璧的精美建筑杰作。亭内曾经建有一尊坐北朝南的白衣观音菩萨,身高2.7米,身后有假山,身前是净水池,遗憾的是这尊观音在“文革”时被拆毁。 来水亭西面是聚水井,建于1938年—1939年间,是日本侵华时所建。当时北京城正处于大旱时期,水源地孙河(即温榆河)水源不足。日本人为了获得稳定水源,便在自来水厂院内打井,开始引用地下水。当时共打了五口井,五口井的水便在这里汇聚。这些井的井盖都是铜制的,至今保存完好。门口外面的方形孔是地下通道口,当闸门出现问题时,可以从这个口进入修理。来水亭的东面有座仿制的二层更楼,功能和现在的岗楼相似,有保安在楼上巡视水厂的安全。 (二)建筑分析 博物馆主馆舍(即原蒸汽机房)因为是由天津德商瑞记洋行承包建设,因而也打上了浓重的德国痕迹。但和我们熟悉的798那种材料相对廉价的包豪斯风格相比,这一建筑要贵气得多,属于20世纪初折中主义新浪潮建筑。据悉,那时中国还不能生产红砖,红砖全部由德国进口,而按当时的物价,一块砖头就值一枚银元,所以单是厂房的造价,老水厂就完全可以称得上价值连城。来水亭属巴洛克建筑风格,为圆形两层,下层由希腊柱式托起一圈精致的栏杆,上层是一圈圆拱形窗,最上面是绿色亭顶,在蓝天白云下美得好圣洁。来水亭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外立面外形雍容,气势恢宏,色彩强烈。希腊亭柱曲线柔和、隽永优雅,与圆拱型窗户相映成辉,配合墙体上的直线形装饰,形成建筑外观上曲线和直线的完美平衡,在建筑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有机协调下,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美感。 来水亭西侧的聚水井清美秀雅,竖条形的长窗等距的分布在圆弧形的墙面上,窗扇被窄小的窗棂疏朗分割。来水亭东侧的更楼占地为正方形,分上下两层,为便于观察水厂内的安全情况,朝向厂区的各面,皆装有六棱、扇形、壶形、圆形等造型各异的窗户,构图统一、别致大方。 南侧一根高大的柱状物在湛蓝色的天际里昂首挺立,如鹤立鸡群。独特的八角造型,砖与砖之间采用糯米灌浆传统工艺的铺砌手法,显得结实异常。它就是建于1908 年、达20米高的蒸汽机锅炉排烟的烟囱。在1931年自来水厂改用电力运行之后,蒸汽机锅炉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因而此烟囱也一并停止使用。它虽沐浴了百年风雨,现在仍然屹立如初。 穿过旧时古朴典雅的自来水工厂大门(现在已经快被叶子完全遮住),走进博物馆,左手边一驾木质独轮水车静静地停靠在一旁,上面还放有两个水桶和一条扁担。它们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北京自来水发展初期的一段历史。当年自来水公司刚成立时,自来水并没有真正地流进千家万户,而是在几条胡同之间,设立一个公共水站,由水夫看管,自来水要先灌进水车里,再送到各家各户。自来水虽好,可老百姓一开始并不买账,甚至很难

文档评论(0)

小屁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