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 应对策略.doc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 应对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预防及其干预研究”研究阶段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突出人的现代化和健康化,这就要求未来的建设者不但要有知识,有能力,有才干,有胆识,有开拓思想,有创新精神,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小学生正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除必须承担以学习为主的任务外,还要面对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沉重压力,因此,小学生现有心理水平难以适应和满足客观外界提出的要求,往往容易产生某些心理问题,如自理能力不强、自信心不足、情感脆弱、主动性和独立性较差、不合群、不善交往、甚至离家出走、拒绝教育等。更为严重的还出现杀害父母、老师、同学等犯罪行为。就目前而言,儿童一般只有在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之后,才会去看医生。但在此之前,已有许多现象预示会出现问题,如果能及时处理这些现象,往往可以预防问题的发生,因此这种处理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等问题成堆再治疗,那就“事倍功半”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已有许多研究成果,但一般未能涉及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疏导与预防,因此,需要通过研究与实验来回答上述存在的问题。“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预防及其干预”课题研究正力求是通过一定的实验研究,力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该课题的主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可归纳如下: 1、理清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十多年来“心理教育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李岚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应有的理论支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德育、体育、音乐等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到底如何等重大问题困扰着小学教育的实践。正如班华教授的《心育刍议》中早就反映出的:要认识这些问题,关键是要理清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美感等与心理之间的关系,不仅要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更要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通过研究,将有助于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利于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教学,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教育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包括体格、心理、社会的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理论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是:有目的、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全面培养和提高,主动地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2、预防和干预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他们的良好发展提供优质环境。 目前对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轻重程度的估价虽然南北东西之间悬殊很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随着家庭、社会和教育条件的变化,儿童心理问题是客观存在着,而且在一些地区还表现得比较严重。作为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心理和身体一样都会产生巨大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巨大影响已越来越被实践所证明,在这样的态势下,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和干预效应,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对于他们的正常而快速发展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3、锻炼和造就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师资队伍,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规模和质量。 与世界上开展心理教育较早的国家相比,与台港华人学校的发展状况相比,大陆上的学校心理教育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在教育部文件下达以后的几年中,心理健康教育仍未提上议事日程。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少教师而且必须是经过正规训练的教师是其中最主要的大兵团。根据海外的经验教训,心理教师应该像医生一样,必须经过专业化训练,否则可能导致误诊、误导、误人子弟。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为学校培训一批骨干教师,使他们能按照部颁的教材要求正确、正常进行常规教育,为普遍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工作提供师资保证。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分析 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素质,它在人才素质中具有核心和关键的作用。小学生受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由于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社会阅历还没有,加上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往往在学生的心理上出现障碍现象,产生“心理负效应”。 (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教师增强教育观念,熟悉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探究课程改革的教育对策的科学性。 测验是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手段。A阿纳斯塔西(A.Anastasi)所下的定义是: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组”题目的标准化、客观性的测量。我校在测量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1、“行为样组”的测量:选择一组在心理健康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题目,即考试态度、学习习惯、自信心、自控力、自理力、应辨力、乐群性、乐观性、目标性、有恒心,共十项内容。题型设计参照了《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经过预测审定后形成“行为样组”题目,用于心理健康现状的问卷调查。 2、“标准化”的测量:编制问卷,学校行政组负责组织对随机抽样的200例学生分两组进行预测和实测。一共十题,每题1分,分成“好”“一般”“差”三个等级选项,总分合计各100分。教师根据得分统计出各题的百分率。书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