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影像学诊断和治疗在骨科的应用及其进展.pdfVIP

有关影像学诊断和治疗在骨科的应用及其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有关影像学诊断和治疗在骨科的应用及 其进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 治疗 骨科 骨与关节结构和成分有良好的自然密度对比性,特别是X 线的发现, 开始了影像学的先河,广泛被应用以了解骨科伤病痛的部位、范围、 性质、程度、软组织情况和治疗效果,已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工具。 但X 线不是完美无缺,它仅从影像变化来判断,而不是实质变化,仍 有局限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影像学也迅速发展,造影术、计算机断 层摄影、磁共振成像、核素扫描等更弥补了X 线的不足,超声、云纹 图、血流图等使影像学更显示其优越,成为骨科诊断的必备。 除增添诊断手段和提高诊断率外,从其派生出的放射治疗、介入治 疗和在其引导下开启的微创手术技术均显示影像学治疗的意义和价 值。 1 X 线的发现、启动并发展骨科影像学诊断 1.1 X 线 1895 年Roentgen 发现X 线后,影像学诊断得以迅速发展,常用方 法包括透视(观察四肢骨折、异物存留、定位,但对脊柱、头颅、骨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盆等不易辨认,不能保存资料)、平片(可留存)、断层、放大(提高分 辨率)、强迫性摄影(显示特殊部位)和造影(血管、关节、髓腔、髓核 窦道),根据需要选用。 读片即影像分析应注意以下各点,亦适用于其他影像资料 1.1.1 判定照片质量是否达到要求 根据拍摄部位、位置、技术因素 是否符合要求评定。 ● 除常规投照位外,根据需要加拍多部位特殊投照位。 ● 照片需包括一定范围,如长骨包括肢体软组织部分及上下端,腰 椎包括T12(肋骨)或S1 及椎旁(腰大肌)以定位。 ● 清晰度好,对比度强,纹理清,无污溃。 ● 如一侧可疑,应拍摄对侧对比。 1.1.2 根据密度对比 一般根据气体、脂肪、肌肉、骨骼、异物等不 同密度进行比较、分析。 ● 正常肺、肠胃道显示气体,如肢体组织显示气体,可能为开放伤、 皮下气肿、气性坏疽,应警惕并区分。 ● 炎症时,肌肉、脂肪等软组织密度增高,有肿胀影增宽加厚。关 节如积液在膝关节髌下脂肪垫阴影可消失。 ● 骨关节病变包括增生、退变、破坏、疏松。 ● 金属异物易识别,但玻璃、塑料不易显影。 1.1.3 按一定程序系统阅片 由周围到中心,由上而下,由软组织到 骨关节,全面观察对比,忌只注意一点不及其余,避免遗漏。 1.1.4 正确分析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 骨关节基本变化包括外形(轮廓、排序、大小、裂隙)、溶骨或成 骨(破坏修复)、密度(软化、疏松、硬化、囊变)、退变(骨赘)、骨龄。 ● 识别先天畸形、正常变异、发育障碍。 ● 结合临床(部位-单发或多发、骨膜反应、软组织变化……),和 化验等综合分析。 ● 对所谓“特征性”X 线图像正确理解,如光芒样骨膜反应常见于 骨肉瘤,但也见于粉化网状细胞肉瘤、转移瘤;葱皮样骨膜反应见于 Ewing 瘤,也见于化脓性骨髓炎;皂泡样影见于巨细胞瘤,也见于血 管瘤。故虽是重要参考资料,但不能单一依据。 1.1.5 认识X 线的局限性 早期病变仍有一定时间上差异,过小病变 不易发现,脓血等液体不易鉴别,局部变化不能反映全身疾患的全貌, 应结合临床、病检和影像进行诊断,指导治疗。有条件和必要时,还 可选用其他影像手段进一步检查。 1.2 计算机X 线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 1972 年Hounsfield 设计Ambrose 使用于脑部的CT 属穿透性CT,成 功地将计算机与X 线发生系统结合进行扫描,测得该层面吸收X 线的 数据,经信号换算和微机处理成像,获得横断面图像。由于其对组织 密度高度敏感,分辨率高,显示体轴器官断面,立体判断,且简便迅 速、安全,比X 线单纯照片更优越和先进,诊断质量有所提高。 CT 影像由黑到白,不同密度像素按矩阵排列组成灰阶图像,反映不 同组织的X 线吸收系数,用CT 值量化(单位为Hu,各不同密度组织 器官CT 值在+1 000~-1 000 之间,骨皮质+1 000 Hu,气体-1 000,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水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eliandi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