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准 再别康桥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 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 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学难点 :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 问答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具使用:录音机 课堂教学设计: 一、 导入 。 上高中的第一天,我们好多同学离开了家。这就是离别。 当然是暂时的离别。在每个人的一 生当中,都会经历更多更另人伤感的离别。由“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动人 的诗歌。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时候我们学过的关于离别的诗歌有哪些。 (学生思考,发言。)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分享。 关于“别”的诗歌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莫愁前路无 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文案 标准 师: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再别康桥》 ,是谁别谁? 答:徐志摩别康桥 师:对。那么,这首诗展示的,又将是怎么样的“别”呢?我们都知道,感情越深,离别越 难。诗人与康桥到底有着怎样的情分?我们来了解康桥与徐志摩。 二、 作者及背景简介 (同学先讲,老师补充) 徐志摩( 1896 — 1931 ),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20 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 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 1922 年 8 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大学、清华大学教 授,经常发表诗作, 1923 年与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 1928 年诗人重 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 1931 年 11 月 19 日,诗人从乘飞机 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 脚下,时年 35 岁。 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作品就是 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心世界。 三、学生齐读。 四、整体构思与思路 1 、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 依依惜别的感情,也就是《再》中的“别” 。诗歌记下了诗人 1928 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 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2 、刚才我们提到了很多关于别离的诗歌, 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 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 。 3 、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用康桥太直接,这样更诗意。 文案 标准 启发: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 情景呢?照一般情况设想, 诗人告别康桥时, 可能有送行的人, 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 厦、车水马龙。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写,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 , 意象的选 择新颖,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一种清新飘逸之感。 五、赏析诗歌的音乐美与建筑美。 指名一名同学单独朗读。 (带着感情的) 教师评价:读的很美,为什么呢?因为同学对诗歌的感觉到位。这首诗歌本身很美。 《再别 康桥》是首新格律诗,新格律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

文档评论(0)

Lxq36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