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陋室铭》中考试题集锦一
2005年浙江省
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 18—25 题。
(一)(12 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
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
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有仙则名 (有名 ) (2 )谈笑有鸿儒( 大 )
(3 )无丝竹之乱耳(干扰 ) (4 )无案牍之劳形 (形体(身
体) )
1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
(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
呢?
20 .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
情的语句是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21 .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 )。(2
分)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
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
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
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 、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
道理。
2005年山东省东营市(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3 题。
(一)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
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
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
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刘禹锡《陋室铭》
8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 分)
①以:(用、把 )②期:(希望、愿望 )③劳:(使……
劳累 )④之:( 宾语前置无实义。)
9 .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译文:①喝醉以后就回家,从
不顾惜留恋。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文: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
学的人,没有浅薄的庸人。
10 .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闲静少
言,不慕荣利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
语句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分)
11 .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
括。 11 .答案: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评分:共3 分。意思
对即可。
2005 年南通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4--7 题。
(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址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元棠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
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
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
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 融然② 。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
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套。则抚而和之,
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陶潜,字元亮,年轻
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