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史资料集合2.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1、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制定了《暂行报律》。基本内容:1、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2、 “流言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 3、“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3月6日,上海报界俱进会代表十几家报纸专电南京临时政府表示坚决反对。3月9日下令撤销。(”暂行报律”事件反映了孙中山的尊重舆论和办事策略,也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的矛盾与斗争。) 2、1912年3月12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规定: “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群众的言论出版自由,第一次载入了国家根本大法。 3、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给我国新闻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的报纸由100多家猛增至500多家,总销数达到4200万份。这两个数字都超过历史最高纪录。我国新闻界出现短暂的繁荣,有人称它为 “报界的黄金时代”。 4、《民权报》由戴季陶、何海鸣主编。该报以言论激烈闻名于世。 “报馆不封门,不是好报馆;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这样的口号。《民权报》与同时在上海出版的《中华民报》和《民国新闻》,被人们称为 “横三民报”。 5、1912年袁世凯打着共和的旗号,却用残暴的手段实行专制统治。他迫害新闻界,捣毁、查封报馆和殴打、逮捕、驱逐、杀害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6、 宋教仁被刺到二次革命失败的过程中,国民党系统的报刊都以大量篇幅声讨袁世凯。上海《民立报》从宋案发生的第二天起,每天以整版篇幅连续报道宋案经过。 7、“癸丑报灾”: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统治,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北京、天津等地的国民党报刊全部查封,有的主笔被捕。上海的《民立报》、《民权报》、《民强报》、《天铎报》、等国民党报纸因为在租界出版,不能直接查封,袁世凯便采取禁止在租界以外发行的办法,迫使这些报纸停刊,其他反袁报纸、报人也受到迫害。甚至连一向“拥护中央”的《粤声报》、《民治报》和《公论报》也被查封。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初的500家少了2/3,同时有大批报人受迫害。这段历史,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被称为 “癸丑报灾”。 8、袁纪凯采取多种手段加强了对社会舆论和新闻界的控制:一、 创办御用报纸和收买报纸报人。较有影响的《亚细亚日报》是御用报纸中影响最大的一家。二、 制定法律、条例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袁世凯在执政期间先后颁布了《戒严法》、《治安警察法》、《报纸条例》和《出版法》。三、用暴力手段任意摧残报业、迫害报人。据统计,在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袁世凯统治时期内,全国报纸至少有71家被封,49家受到传讯,9家被反动军警捣毁。形成了持续四年的新闻事业的低潮。大多数报刊都站到了袁世凯的对立面。最先起来反袁的是孙中山重组的中华革命党、老同盟会员和一些民主主义者所办的报刊。就连原先拥袁、亲袁的一些报纸和报人,在全国人民强烈反对帝制的震撼下,也转而加入了反袁的行列。梁启超写了一篇反对复辟帝制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在《大中华》杂志发表后,各报争相转载,影响很大。 9、北洋军阀统治下,这一时期的新闻事业也和政局一样,呈现出复杂的情况:既存在报界的堕落,又出现报界的希望。从属于各种政治势力的报人、报纸和整个报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怪现象:首先是报人、报纸品格低下;其次是报纸言论退化。第三是出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报刊。 10、《东京通信社》是邵飘萍1915年7月在日本留学期间组织的,曾首先向国内读者报道了袁世凯政府和日本政府秘密商议中的“二十一条密约”的详细内容,新闻编译社是邵飘萍1916年8月在北京创办的。 11、黄远生:的记者生涯是从1912年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的。他长于采访,勤于写作,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他的新闻通讯的特点表现在:一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二是报道重要的人物事件;三是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四是语言通俗生动。黄远生对新闻记者提出的“四能”要求,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被称为 “报界之奇才”。 12、邵飘萍:1918年10月,他又在北京独立创办日报《京报》,自任社长,同时还兼任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讲师。他最擅长的是新闻采访,张季鸾曾称赞他说:“每遇内政外交之大事,感觉最早,而采访必工

文档评论(0)

小魏子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技能培训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