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設施管理程序.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天文档在线 联系qq:744421982 设施管理程序 1.目的 使公司的设施、设备、材料、人力等资源发挥最佳的效用,以优良的品质、合理的价格、准确的交期提供客户需求的产品。 2.范围 2.1与生产有直(间)接关系的设备、及其附带设施; 2.2其它有关用水、用电、空压机等设备。 3.定义(无) 4.职责 见作业流程图所述之责任者。 5.流程图 5.1生产设施采购、验收及保养管理流程图 制 造 部使用单位制 造 部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制 造 部贸 易 部制 造 部使用单位责任者流程验收设备检查二级保养与修理使用与一级维护保养建卡编号订购请购 制 造 部 使用单位 制 造 部 使用单位 使用单位 制 造 部 贸 易 部 制 造 部 使用单位 责任者 流程 验收 设备检查 二级保养与修理 使用与一级维护保养 建卡编号 订购 请购 5.2生产设施能力管理流程图 车间确认制造能力 车间 确认 制造能力 6.内容及要求 6.1生产设备的需求规划 由制造部负责组织编制设备需求规划书,明确设备规格、产能、生产率、移动率、验收标准等,并评估是自行设计制造或外包采购。填写“生产设施配置申请单”报总经理批准。 6.2订购或自行设计: 6.2.1采购单位接到请购单,经主管签可后,向供应厂商下单订货,并确认交期。 6.2.2自行设计按“设计管理程序”执行。 6.3进厂验收: 6.3.1供应商设备进厂后,由制造部点收后先依设备需求规划书内验收规定或以规格表逐项检查,并会同使用单位试车,合格后制造部、使用单位会签收货; 6.3.2进厂验收经试车不合格者,由贸易部通知供应商处理。 6.4建卡编号: 6.4.1设备验收完成,制造部将资料编入“生产设施一览表”内,并建立“设施管理卡”存档。 6.5使用与一级维护保养: 6.5.1使用单位负责设备的使用与一级保养,运行良好设备挂绿色良好牌; 6.5.2使用单位负责“设施日常保养项目表”的规定项目的执行与记录; 6.5.3一级维护保养系指设备的日常点检、清扫、加油、消耗品的更换及简易零件的修理; 6.5.4消耗品的更换与简易零件的修理,由使用单位通知制造部核定后始能生效,并登录 “设施管理卡”。 6.6二级维护保养与修理: 6.6.1制造部负责设备的二级维护保养与修理,并作好记录。 6.6.2制造部每年制定“设施检修计划”,依计划做定期保养并记录于“设施管理卡”; 6.6.3二级修理指:现场无法自行更换且需专门技术才能恢复机器使用性能,由使用单位提出请求修理,设备挂红色检修牌,并登录“设施检修单”。 6.7预防保养: 6.7.1预防保养系统有: ①日常保养:如加油点检、调整、清扫等; ②巡回点检:保养部门的点检; ③定期整理:调整、换油、零件更换等; ④预防修理:异常发现并修理; ⑤更新修理:劣化出现并修理。 6.7.2预防保养方法的评估项目为: ①生产模具劣化; ②磨耗性模具的重要特性; ③润滑油防锈、防蚀; ④振动的影响。 6.7.3主要的生产设备,如更换零件应随时有备品可使用。 6.7.4统计执行预防保养机械的故障时间,以确认预防保养措施的正确性; 6.7.5消耗及易损零件的寿命可依原厂建议,以更换周期履历或制程统计趋势给予设定,制造部应在各零件寿命临届之前执行预防保养。 6.8设备检查: 6.8.1检查区分:日常点检及年度检查 ①制造部视设备的重要度及安全性需要,在定期维护保养计划中,订定月或年的保养周期; ②制造部对同类型设备的保养检查。 6.8.2检查实施: ①日常点检的实施,由操作者在每天作业前依照设施日常保养项目表的检查项目,实施点检并记录; ②年度检查的实施,由制造部依“设施检修计划”排定日程及检查项目,实施点检并记录。 6.9制造能力 6.9.1开发时,即须完成最佳的制造能力、最高的附加值; 6.9.2正式量产中,须持续维持高度制造能力,并遵循下述原则,在适当时机采取相应方法,评估现有运作及过程,并导入更经济的制造方法。 ①有新技术时…………………………新技术导入; ②可自动化、合理化时………………自动化、合理化导入; ③现场有阻碍时………………………IE手法; ④搬运方式变更时……………………QC七大手法; ⑤设备增加或变更时…………………工程分析(物流配置); ⑥制程能力不足时……………………移动分析; ⑦产量巨大变动时……………………动作分析。 6.9.3对策实施与追踪确认。 6.10持续改善活动 6.10.1量产过程中应实施持续改善; 6.10.2员工可不断提出改善提议(提案),以求得最佳的工作方法,高度的制造能力; 6.10.3不断组织改善活动,以解决各项欠缺,获得较佳的工作程序、工作环境。 6.11防愚措施 6.11.1制造过程中,以失效模式分析,事先防范可能问题,以避免发生不良;

文档评论(0)

Lxq36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