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子共振.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标准文案 表面等离子共振 编辑词条 表面等离子共振( SPR )是一种物理现象,(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当入射 光以临界角入射到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界面 (比如玻璃表面的金或银镀层) 时,可引起金 属自由电子的共振, 由于共振致使电子吸收了光能量, 从而使反射光在一定角度内大大减弱。 表面等离子共振( SPR)是一种物理现象 折叠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当入射光以临界角入射到两种不同 折射率 的介 质界面 (比如玻璃表面的金或银镀层)时,可引起金属自由电子的共振,由于共振致使电子 吸收了光能量, 从而使反射光在一定角度内大大减弱。 其中, 使反射光在一定角度内完全消 失的入射角称为 SPR 角。 SPR 随表面折射率的变化而变化,而折射率的变化又和结合在金 属表面的生物分子质量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获取生物反应过程中 SPR 角的动态变化,得 到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特异性信号 (图 1 )。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基于 SPR 原理 折叠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是基于 SPR 原理的新型生物传感分析技术,无须进行标记,也 可以无须纯化各种生物组分。 在天然条件下通过传感器芯片实时、 原位和动态测量各种生物 分子如多肽、蛋白质、寡核苷酸、寡聚糖,以及病毒、细菌、细胞、小分子化合物之间的相 互作用过程。 表面等离子共振是表面增强拉曼的重要增强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机理之一, 由于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尺寸效应及量子效应通过激发光照射能引起表面等离子共 振,从而大大增强拉曼散射信号,已达到痕量检测的目的。 应用操作 折叠 编辑本段 综合运用 折叠 表面等离子共振广泛应用于研究结合特异性、 抗体选择、 抗体质控、疾病机制、药物发 明、 生物治疗 、生物处理、生物标记物、配体垂钓、基因调控、细胞信号传导、亲和层析、 结构 - 功能关系、小分子间相互作用等。 检测原理 折叠 表面等离子共振( SPR )是一种光学现象,可被用来实时跟踪在天然状态下生物分子间 的相互作用。这种方法对生物分子无任何损伤,且不需任何标记物。 先将一种生物分子 (靶分子)键合在生物传感器表面, 再将含有另一种能与靶分子产生相互 作用的生物分子 (分析物)的溶液注入并流经生物传感器表面。 生物分子间的结合引起生物 传感器表面质量的增加, 导致折射指数按同样的比例增强, 生物分子间反应的变化即被观察 到。这种反应用反应单位( RU )来衡量: 1 RU = 1pg 蛋白 /mm2 = 1 x 10-6 RIU (折射 指数单位)。 分析物在被注入的过程中, 由对流和扩散流经相互作用表面而与靶分子形成复合物, 导致分 析物浓度改变。 微射流系统内 nL 数量级流动通道的应用, 使得这种浓度的改变降至最低点, 以确保高传质系数( Mass Transport Coefficient ,km )。为保证分析物的传质性不被限 制,键合在生物传感器表面的靶分子浓度必须较低。当分析物被注入时,分析物 - 靶分子复 合物在生物传感器表面形成,导致反应增强。而当分析物被注入完毕后,分析物 - 靶分子复

文档评论(0)

wanggx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