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导学案.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 一、学习目标: 1、培养自己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比手法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了解罗布泊消逝的 原因。 3、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 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 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三、学习难点: 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沉原因,明确人在与自然相处中应该 吸取哪些教训,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知识链接: 1、 资料简介: 罗布泊,它曾 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 “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罗布泊蒙古语中有“汇入多水之湖”之意, 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 5350 平方公里,那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 绿树环绕、河流清澈,可以堪称 “世外桃源”、“人间奇景”。 2、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生 活中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 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 一、自主学习 1、根据汉字写拼音。 萧瑟( ) 和煦( ) 干涸( ) 吞噬( ) 裸露( ) 鹭鸶( ) 栖息( ) 濒临( ) 戈壁( ) 无垠( ) 罗布泊( ) 2、解释词语 : 沧海桑田: 近在咫尺: 浑然一体: 3、熟读课文 ①你从课文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课题 ? ②针对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③要比较具体地把握课文内容,可以做一份内容提要,就下面几 个问题画出要点。 ──今日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 ──过去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 ──罗布泊 什么消亡?关键词是: ── 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关键词是: 二、合作探究: 4、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小组内交流。 ①罗布泊 什么被称 “仙湖” ?描绘一下这“仙湖”的景色。 ②如今的“仙湖”是什么样子?这“仙湖” 什么会消逝?请说说你 的看 ③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什么人们会制造悲 剧,自讨苦吃?(这个问题要抓住重点片段“ 问题出在近 30 多年……浑 然一体”,探究深层含义,从中获得启发。) 6、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有的是直抒胸臆,有 的引用数据,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体会一下它们各自的作用。(本题 抓住课文表达方式的特点,作了适当提示,让我们揣摩富有表达效果 的句子。) 直抒胸臆的句子(举例): 引用数据的句子(举例): 7、课文 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从根本上、从 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上探究。) 从根本上: 从写作手法上: 表达方式(举例): 修辞手法(举例): 三、拓展延伸: 1、美丽的罗布泊就这样人 地消逝了,这怎不令人痛惜,作者用 他的笔倾诉他满怀的忧伤和悲愤。本文也是一篇——请同学们从文中 找出你最欣赏的句子,并进行简单评析。 2、我经常听到人们这样呼喊:沙尘暴,你让我能活多久,我常常 听到人们这样抱怨:干旱,你让我忍受到几何?我认 ,我们真该呼喊 这么一声:救救人类。记得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请节约用水,否则我 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 3 月 4 日下午,习总书记看望了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 科协、科技界委员,并参加他们的联组讨论。中科院院士、政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