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安全故事心得体会范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篇、亡羊补牢的故事带给我们哪些安全启示   水泥安全故事心得体会范文   亡羊补牢的故事带给我们哪些安全启示   2011-09-05 本文行家李敏Sonia   亡羊补牢的故事人人皆知,此故事从古至今已流传了两千多年,教育了一世又一世的人们,成就了一些人的丰功业绩。流传到今天,我们在做好安全工作方面应汲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它又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现在人们宣传安全中的三种人拿别人的事故做为自己的经验教训为聪明人,吸取自己事故教训为中等人,出了事故仍不吸取教训的为愚人。我认为应再加上一种人,那就是在未发生事故之前就能预见并防范的为智者。   做为安全的管理者,首先要有一个安全的思想,在谋事时,既要想到有利的一面,更要联想到在各种可能下会出现的不同的风险危害,并为此制定出不同的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让广大人员知晓利害,以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和连续性。安全工作永远是御敌于千里之外的阵地战,决不能采用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歼灭战。任何一次的补“牢”经验都是以惨痛的教训而取得的,为何我们不能在未丢羊之前做好防范工作呢!毕竟是损失呀!   人的一生,无论你如何有才华,如何加强学习与实践,总有你并未听到的,总有你未看到的,总有你未学到的,总有你未用到的。因此我们要充分调动学习的能动性,多听、多看、多思考、多实践,用更多的更宽广的知识与经验来充实我们永不知足的大脑。听到谁家因为什么样的“牢”未修好而丢失了羊,看到谁家因为修了什么样的“牢”在受到攻击时而未丢失羊,用它山之玉攻自己的顽石,补好自己的“牢”之后,再举一反三,看自己的棚、栅、圈等是否会出现同样的或它样的风险危害,修补它们,以防牲畜丢失或被害,做一个能看管好自己“牲蓄”的放牧人。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不是无原因的,也不是不可控制的(部分自然灾害除外),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安全设施和保护工具已很为先进,关键是人的意识要加强,才能避免“零”事故。用钢筋水泥良匠修筑的“牢”固能低御猛兽的侵袭,可一旦看守“牢”的人放松了警惕,不是羊跑出“牢”被吃,就是猛兽偷进“牢”把羊吃掉。   企业生产是一种高危的行业,因为它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人们能预见的和不可预见的事情,人的安全思想意识也是参差不齐,不同的安全思想势必产生不同的结果。安全设施配备齐全等于安全工作只做好了一小部分,另一大部分还要靠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人来完成,同一个人的安全意识在不同的时段也会有不同的起伏,因此我们在修好坚实的物质“牢”的同时,也要修好起决定作用的精神之“牢”。 物质之“牢”,我们花一些成本,生产购置一些强有力的安全保护设施足名一踟而就,而要想修筑好我们的安全精神之“牢”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而又是急需解决的,因   此为了保全我们的生命和资产,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责无旁贷,修好我们的“牢”,理清我们的“脑”,挺直安全的“腰”,保护最贵的“宝”   第二篇、一个真实的故事-安全生产月演讲稿   水泥安全故事心得体会范文   一个真实的故事   同事们、朋友们   我没有从事过安全管理工作,所以我的安全知识也只限于大众的安全常识,比如怎样处理炒菜时着火的油锅,怎样使用ABC干粉灭火器,进入油气场站时要穿防静电服,不能拨打手机等等。总认为安全是安全员的事,是现场操作人员的事,离我这个坐办公室的人相距天涯。直到不久前听到一个真实故事,触碰到初为人母的我心底的柔软,伤痛氤氲着思绪,久久不去,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风险有时离我们很近,相距咫尺。   1999年10月3日10时20分左右,在贵州麻岭风景区,200多名游客在马岭河峡谷谷底唯一的缆车乘坐点,等待乘坐缆车去山顶吃中饭。11时10分,一阵难以想象的拥挤后,面积仅有五六平方米的缆车车厢,竟满载了35名乘客,又一次缓慢上升,10多分钟后到山顶平台停了下来。工作人员走过来打开了缆车的小门,准备让车厢里的人走出来。就在这一瞬间,缆车不可思议地慢慢往下滑去……。缆车缓慢滑行了30米后,便箭一般地向山下坠去,一声巨响后重重地撞在110米下的水泥地面上,断裂的缆绳在山间四处飞舞…… 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间,车厢内来自南宁市的潘天麒、贺艳文夫妇,不约而同地使劲将年仅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结果,这个名叫潘子灏的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他的双亲却永远却离开了人世…… 事故   造成35名乘客死伤,其中14人死亡,死者中年龄最大的只有40岁,最小的才7岁。经调查,事故的发生是设计上有严重缺陷的缆车超载造成的。 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父母的爱! 这个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创作了《天亮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歌曲,并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   逝者

文档评论(0)

专注考试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提供各类职业考试、编制考试精品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