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第二课时教案.docxVIP

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第二课时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总观全文,了解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高超。 本文简练精致。先分说后总说。学习文言词语、句式。 .体会雕刻家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艺,感受艺术品的 魅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核舟的体积小,雕刻 内容却极其丰富。学生活动,自己试着找出你认为雕刻生动 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表示赞成,并且也抓住其中一处, 感叹雕刻细致,弓I出本课的学习重点和核心:雕刻家构思精 巧,记忆精湛。 .出示幻灯片,展示张图片,学习第二段。 看着图片,直观形象,引导学生背诵。 重点探讨窗户上的对联,有何作用。 明确:暗示雕刻的主题:“大苏泛赤壁”,同时让学生 想象一幅江水明月图,皓月当空,清风徐来,明白这是为泛 舟提供了美好的背景环境,让人浮想联翩。 .出示第二张幻灯片,学习第三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小小核舟的船头部分是如 何雕刻的,都雕刻了些什么。船头坐着苏东坡、黄鲁直、佛 印,三友聚会泛舟赤壁,三人性格气质不同而情态各异。 “峨 冠而多髯”的主人苏东坡坐在中间,他正与紧靠左首而坐的 黄鲁直“共阅”。一幅展放在膝上的“手卷”,共同赏玩品 评,神情专注。雕刻家把苏轼放在中间,是精心构思的,突 出他的主人公地位。“佛印极似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 视”,一幅超凡脱尘的神态,他右膝卧地,曲右臂支船,左 膝竖起,左臂搭在左膝上面,左臂上还挂有一串念珠,珠子 粒粒分明可数。 插入苏轼游赤壁的故事。 宋神宗元丰二年,苏武被诬以诗诽谤朝廷,下狱。出狱 后贬为黄州团练到使,实际是流放;但他以读书和游览自娱, 表现了旷达的胸襟。元丰五年他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 游玩:一次是农历 7月16日,一次是农历10月15日。并 写下著名的前后《赤壁赋》。下文说的“清风徐来,水波不 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正是苏武在这两次游览中 未后见到的景象,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三人姿态、神情各有特色,可见“奇巧”。 三人同样是闲暇安适,但动作神情各不相同。苏黄二人 主客分明,共同切磋,忘怀得失,陶醉与画卷美好的意境之 中,全然是学者风度。而佛印的动作、神态则超脱粗犷,俨 然是个出家人 写苏、黄二人,详写姿态,兼写神情,笔调细腻;先写 上半身,后写下半身,井然有序。写佛印姿态、神情栩栩如 生。先苏后黄次佛印,主次分明。作者用比较的方法来介绍, 既显露出所雕人物的各自不同的身份性格,又表现出雕刻者 在构思中融入了自己的艺术情趣。 这段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讲解:有三个特点:一、以形显神。苏东坡“峨冠而多 髯”,饱经世事而所好执着,“左手抚鲁直背”,与之“共 阅一手卷”,多情的苏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黄鲁直“右 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袒胸露 乳,矫首昂视”,“卧右膝”,竖左膝”,“挂念珠”,现 出超尘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在前。三人形貌栩栩如生,性 格气质各呈其态。二、对照鲜明。苏东坡和佛印,一为才咼 情笃的诗杰,一为超尘脱世的名僧,情态迥异,鲜明的对照 更显出雕刻之工。三、笔触细微。“卷底衣褶”之绉纹都可 见到,“念珠”粒粒清楚分明,“可历历数也”。微细之处 都如此清晰明白,显示了刻工之不凡。 作为核心内容,雕刻家不止给我们展示了他细腻的雕刻 艺术,更给我们营造了苏轼泛舟赤壁的闲适和旷达。在好友 的陪伴下,明月清风的熏染下,大苏确实摆脱了现实的苦闷, 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欢乐。 补充苏轼和佛印的故事。 留出背诵的时间,当堂背过。 .作者是如何描写舟尾的?展示幻灯片。 ――写核舟上的次要人物舟子二人的形象。 居左者:仰面啸呼 居右者:视端容寂 舟子神态、动作、神情刻画细致,动静相兼,动静对照, 相应成趣,实在“奇巧”。作者只用寥寥数语就准确生动地 展示出了王叔远“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的绝妙的雕刻技艺, 可见语言的准确、简明。同时也可以想象两个舟子的自由和 从容也衬托了大苏的旷达形象。 在幻灯片的提示下,背课文片段。 。介绍舟的背面 作者是如何介绍船背面的? ――船背虽是略写,也是先总写它的形状“稍夷”,再 介绍上面的题字、篆章的内容、大小、颜色。 哪些地方表现了高超的雕刻技艺? ――“细若蚊足,勾画了了”用比喻的方法再次表现王 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 .回顾总结: 我们通过直观的图片,结合作者的准确描述,充分感受 到雕刻家的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确实是鬼斧神工,精妙绝 伦。也被大苏泛舟赤壁的旷达胸襟深深感染。 .布置作业:背诵 2, 3, 4段。 写一段文字,用空间顺序。 教学反思: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第二课时,教学原则是力 求生动,深刻地把主旨传达给学生。为此我查找了大量的苏 轼,黄庭坚,佛印的资料和图片,丰富了课堂内容,同时被 苏轼的人格和才华再一次打动,找到了雕刻家选取这个文学

文档评论(0)

157****86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