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俞孔坚 大师简介 —— 生平 俞孔坚 ---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授,博士生导 师 ,美国哈佛大学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兼职教授( Visiting Professor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院长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设 计师 。 1963 年出生于 浙江金华 ; 1987 年获 北京林业大学 园林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5 年; 1995 年获 美国哈佛大学 设计学博士学位,主攻景观规划和 城市设计 ; 1995-1997 年任职于美国 SWA 集团。 1998 — 至今 北京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著名景观设 计师。 大师简介 —— 主要作品 ? 广东中山岐江公园 ? 浙江台州黄岩永宁公园 ? 秦皇岛汤河公园 ? 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 ? 台州 “ 反规划 ” ?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 都江堰水文化广场 ? 西藏昌都中路步行街 设计思想 ? 俞孔坚以现代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以生态和人文的精神,赢 得国际声誉; ? 俞孔坚把城市与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倡导白话景观, “ 反规划 ” 理论,以及 “ 天地 - 人 - 神 ” 和谐的设计理念,赢得国际同 行的广泛认同; ? 俞孔坚对破坏生态、缺乏人文的 “ 城市化妆运动 ” 的批判、他的 生态人文理念,挽救了大地母亲上的一条又条的河流、一处又 一处的文化遗产。 ? 俞孔坚在材料选择上表现了节约的思想,以用尽量少的东西来 做尽可能好的景观的 “4R” 理念进行创作。 ? 俞孔坚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自身设计语言的重复,这在 很多作品中有所体现。这是一种生态思想。 作品分析 ? 生态基质:一个可持 续的湿地系统 ? 功能体:高效的创新 单元 ? 流通网络 ? 边界 生命细胞概念 中央水体景观规划设计 ? 气候条: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 干燥。年平均降水量 550-600mm 且降水的季节性变化很大 ,主要的降水量集 中在 6-9 月,局部低洼地区容易积水。空气干燥,年蒸发量也比较大。 ? 地形地貌:该场地位于北京平原区上,西北部沙河,清河,温榆河的冲洪积 平原上。地形坡度很小,没有明显的起伏但存在数条 1 ~ 2m 深的水沟。 ? 水文地质:场地以山前冲洪积物沉淀为主,沉淀物主要为颗粒较细的粘性土 层 和颗粒相对较粗的粉土层,砂卵石地层的交互沉积,在勘测深度 30m 范围 内主要存在 3 个含水层,即上层滞水层,第一承压含水层和第二承压含水层。 场地状况分析 设计思想 ? 生态设计。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纷 繁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体系, 是动态的平衡系统,有其自身的演 替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为无法 设计和模拟的。 ? 景观美学和人本思想:力图突破传 统的园林美学观念,强调景观功能 ,为人的日常生活而设计,满足人 们室外活动和交流对空间和室外家 具的要求。并仔细推敲尺度,比例 和材料。 根据总体规划的生命细胞 概念和总体景观规划提出了双 螺旋的概念中央水体是主体双 螺旋结构的区域。强调水生态 环境的营造。配置水生 —— 沼 生 —— 湿生 —— 旱生的植物群 落景观。便捷的步行道网络穿 越其中,使人能够充分利用水 际景观从而实现了人与人人与 自然之间的充分配对和交流, 从而使科技人员具有最佳的创 新意境 总体景观布局特征 ? 延续总体规划中的由园区东南角步行广场直 插中央水体的做法,并使其成为一个主要的 景观轴线 ? 借鉴北京城市中央的北海一中海一南海布局 形式,中央水体的景观设计将整个大水体用 步行桥分成三个部分,便捷的步行道网络穿 越其间,使人能充分享用水际景观三是整个 水体由南向北逐步由规整向自然过渡,南水 体采用倒三角形式南侧和东北侧按 8m 模数布 置水际种植池,从入口广场出发的斜向轴线 在穿越这些种植池时形成很多锐角。中间水 体为过渡区域,北水体则以自然为主,水体 周围布置较宽的浅水区种植各种水体植物。 木质栈桥穿越其间再点缀以木建筑。总体风 格以简洁大方为主。 水源 ? 中央水体水源水质要求为“景观娱 乐用水 C 类水质标准,主要水源以 园区东南角的持续的工程排水备用 的中水系统和地表径流。园区东南 角抽水泵站,水质为洁净地下水且 水量充足,可满足补水要求,从水 体东南侧注入水体。另在湖面北端 做两处中水预留,以备条件成熟时 利用中水补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