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行股为何集体被抛弃管理论文
目录
11月14日
11月15日
九鼎德盛副总裁肖玉航认为
正文
摘要:11月14日,美国银行大手笔出售了总计l04亿股建行H股,套现515亿港元。近日,高盛也出售24亿工行H股,约套现港元117亿。 下载论文网 在国外大行纷纷减持中国银行股的同时,国内投资者也不看好银行股。截至11月23日,A股银行类股票的收市
关键字:银行,为何,集体,抛弃
11月14日,美国银行大手笔出售了总计l04亿股建行H股,套现515亿港元。近日,高盛也出售24亿工行H股,约套现港元117亿。
下载论文网
在国外大行纷纷减持中国银行股的同时,国内投资者也不看好银行股。截至11月23日,A股银行类股票的收市点位为4490点,与4月15日的5215点阶段高点相比,跌幅近14%。一些城商行类股票跌幅更大,其中宁波银行下跌近40%
据统计,16家上市银行今年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近6920亿元,同比增长约31.6%,占全部上市公司近一半,堪称A股市场的绝对主力,然而高盈利之下却是这支主力军不被投资者看好,集体被抛弃,原因何在?估值低凸显银行业隐忧
根据银河证券的测算,201O年银行板块PB(市净率)平均值为1.5,PE(市盈率)平均值为8.5,而今年预计分别下探到1.2和7.1。东方证券跟踪数据也显示,2011年银行股PE为7.07,PB为1.27。
银行股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最底部,民生证券的研报中称,银行业估值已低于历史99%的水平。业内人士认为,这样低的估值已基本封杀了银行股的下跌空间。
然而,与欧美银行业相比,中国银行股的估值并不算便宜。数据显示,目前美国银行股价为6.42美元,其每股收益为1.21美元,PE为5.31倍,PB仅为0.32倍;此前深受降级传闻影响的法兴银行的PE仅为4.49倍;摩根大通当前的PE仅为6.38倍。因此,仅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国外银行的股价更是“白菜价”
尽管如此,国外银行股仍是当前最不被看好的投资品。截至11月20日,今年高盛股价累计下跌43%、大摩跌46%、美国银行跌56%、富国银行和摩根大通则分别下挫20%及26%
由于欧美银行对欧洲债务的风险敞口过大且欧美经济复苏乏力,分析师普遍下调了欧美银行的盈利能力,部分银行更是难以避免亏损的局面。因此,欧美银行股的估值水平将会被动上移。
中国银行业的困境也显而易见。首先,地方融资平台暴露的风险给银行资产质量带来隐忧,经济的下滑加大了银行资产质量下行的风险。其次,随着房价下跌,房地产贷款违约的风险增大。
11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HF)在首份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全面评估报告中呼吁,中国金融机构应警惕房价下跌等风险。IHF称,中国多数银行似乎有能力抵御资产质量大幅恶化,收益率曲线的移动,及汇率的变化等问题单独出现的)中击,但几个风险若同时发生,银行体系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在全球经济不乐观的背景下,作为强周期的银行业,银行股的低估值有其合理性,而且,还需要提防低估值陷阱,随着盈利能力的减弱,估值被动提高。这种情况在有色金属行业很普遍,当整个行业盈利能力最强,估值最低的时候,也是行业风险最高的时候。
高净息差难持续
尽管前三季度银行资产负债表很亮丽,但细究利润构成,可以发现,银行业对利差“摇钱树”的依赖依然没有多大改变。
以民生银行为例,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息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44%,净息差率为3.04%;净非利息收入13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的22%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银行业仍然有70%左右的利润来自净息差收入,尽管中间业务收入有所提高,但占比依然较低。
这样的收入结构在国外不可想象。肯同国际董事长宋海聚说,美国银行业是开放的,谁都可以注册开银行,银行数量众多,但国外银行没有净息差保护,利率是市场化的,竞争很激烈,银行都在想如何养活自己,收入主要靠中间业务和业务创新。
兴业银行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外银行的存款利率很低,有的甚至没有利息,都不靠净息差吃饭,主要靠中间业务赚取收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对于国内银行业来说,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记者翻看各国净息差时发现,国外很多银行存款利率大都非常低,欧美银行存款利率多在1%以内,日本银行的存款利率接近于零。
更明显的是存贷净息差率。在国外,由于利率市场化,银行的净息差率非常低,不足以养活银行。然而,在国内,存贷的净息差率却可以达3%以上,这是当前银行盈利的关键。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王敬伟表示,国内这么高的净息差很难持续,以后利率会逐渐放开,银行的盈利取决于中间业务收入。
河南金融学会秘书长张树忠表示,
“银行下一步改革的方向:第一,是利率市场化。这对银行来说是重大的挑战,台湾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实行利率市场化时,整个银行业亏损了3年;第二,是金融准入会进―步放开,银行业的垄断陛会越来越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