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三次立法高潮.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近代中国三次立法高潮 近代中国三次立法高潮分别是:清末新政、北洋政府保护工商业的立法、南京政府成立 初期的经济立法。 一、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后继清朝的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 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 重大事件之一。1901 至 1911 年的新政,是清政府在最后十年间所进行的一次比较全面的改 革,是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乃至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较大程度地改革旧的封建体制。 因此,从总体性质看,清末新政应该是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新政兴起后,其着重处主要有:进行军事改革;强化中央政府效能,进行法制改革;着 手经济改革和教育改革。 1、军事上:(1)军官训练:清廷在 1901 年废除武举考试;1903 年设中央练兵处统筹 全国军队训练,禁止各省自练军队,并订定军官训练制度:由三年各省的初级军事学堂晋升 至全国共有四所的国立陆军中学堂进修两年,再前往部队见习半年,最后晋升至陆军高等学 堂;学堂的教习以日人为主。(2)军械:1901 年,因团乱后列强禁止中国输入外国兵器 (2 年军火禁运),清廷乃设立汉阳、上海及广州三大兵工厂,至 1910 年其生产已可供应全国所 需之山炮、弹药、连发来福枪及机关枪。 2、在文教上:主要是改革学制,包括废科举、设学堂、奖游学等内容。迫于时势,1905 年 9 月,清政府宣布停止科举。随后清政府下令各省学政专管学堂事务,并成立学部,作为管 理全国教育的最高机构。从恢复、扩建京师大学堂开始,各省先后创办了高等学堂、中学堂 和小学堂,以及各类职业学校。据统计,到 1909年,小学堂 51678 所,中学堂462 所,大学 3 所。 同时,政府多次通令各省鼓励选派自费留学,学成回国经考核予以任用,留学随之渐成风气。 3、在政治体制上:早期的改革主要包括整顿吏治,裁汰、合并中央和地方的若干旧机 构。1905 年后,推进政治改革日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晚清政府被迫加大政治改革 力度,先是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接着于 1906 年 9 月宣布 “预备立宪”,后又成立各省咨议 局和中央资政院,并推行地方自治政策,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修订律例,改革法律制度。政治体制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为此前所未有。其中资政院和 咨议局是新政改革中出现的封建政治体制外的异质因素,尽管它“很难被认为是一个立法机 关”,但毕竟为其成员表达利益诉求提供了一个合法场所。《宪法大纲》和《十九条》则首 次以法律形式肯定了人民言论、结社、集会、出版的自由,并引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 则,尽管从未完整兑现过,但至少表明至高无上的皇权及其君权神授的观念在逐渐觉醒的民 权意识的冲击下已不是无所不能。从总体上看,改革触动了传统中最核心的部分,尤其将立宪 政体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表明清政府在现代化价值取向上的进步。 经济上:清朝统治者终于认识到了“重农抑商”的弊端,认为“农工商业为富强之根本, 自应及时振兴”。为此,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奖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措施。1903 年 9 月成立商部,统管工商铁路各项事务,随后制定并颁行了一系列经济法规,如《商部章程》、 《奖励公司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商会简明章程》等。晚清 政府以行政力量唤起民间投资热情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一系列政策,不仅推动了传统社会价 值观念的转变,而且使“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鹜。” 清末新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制、社会文化生活等领域展开的广泛变革,其广度和 深度超过了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甚至可以说,它对于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作用是不 可低估的。 但是清末新政没能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相反却把它推向了灭亡的坟墓,它对清政府 而言是一次失败的改革。其中原因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一)清政府内部的原因。 第一,统治集团内部的腐败。第二,统治集团的内部分化。第三,改革经费给百姓造成负担, 引起民变。 (二)新政造就了异己力量。 首先,经济改革使得工商业迅速发展,同时引起了阶级结构的变化,扩大了民族资产阶 级、特别是中小资产阶级的力量,为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 阶级基础。其次,教育改革造就了一个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有着先进的思想,掌握着先 进的理论,是革命宣传的主体力量,为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他们有很大一部分都追随了革命,为革命力量注入了新鲜血液并成为革命中坚力量。 总之,清末新政改革培养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