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攻坚-刑法.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考精品讲义 理论攻坚-刑法 主讲老师:夏萌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精心整理 仅供参考 公考精品讲义 理论攻坚-刑法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指以国家名义规定何种行为是犯罪和应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以有效对付犯 罪和积极预防犯罪的法律。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二)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平等适用刑法,也即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刑法规范在根据其内容应当得到适用的所 有场合,都予以严格适用。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犯多重的罪,就应承担多重的刑事责任。 【强化练习】 1. (单选)以下哪一条不是刑法的基本原则?( ) A.罪刑法定原则 B.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C.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2. (判断)我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 没有规定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 ) 第二节 犯罪 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违反刑事法律规范、依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1 精心整理 仅供参考 公考精品讲义 (一)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1.自然人 (1)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①年满16 周岁。 ②间歇性精神病人精神正常时。 ③醉酒的人。 (2)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①不满14 周岁的人。 ②精神病人。 (3)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已满14 周岁不满16 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 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已满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已满75 周岁的人、又聋又哑的人、盲人、尚未 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为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单位 单位犯罪,一般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或者本单位全体成员 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的, 且刑法明文有规定的犯罪。 (二)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 度,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1.犯罪故意 (1)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 心理态度。 (2)间接故意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以致发 2 精心整理 仅供参考 公考精品讲义 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2.犯罪过失 (1)疏忽大意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 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2)

文档评论(0)

考证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行业协会证书、职称评审、期刊专利发表、学历提升、文章指导,全国一站式平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