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局部用药的毒性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二章 局部用药的毒性研究;案例; 局部用药的毒性试验是根据局部用药部 位的解剖和生理特点设计的。 涂剂、擦剂 皮肤用药 膏剂、凝胶剂 其他透皮吸收制剂 常用局部用药制剂 滴眼剂、滴鼻剂 喷雾剂 直肠和阴道制剂 肌内注射 ;第一节 皮肤用药的毒性研究; 皮肤覆盖全身。 表皮较薄,厚为0.1-0.2mm。 角质层 表皮 颗粒层 生发层 真皮依附于皮下组织,厚约2mm。 胶原 真皮 弹性硬蛋白 纤维母细胞;一、化学物质对皮肤毒性作用的类型;(一)皮肤原发性刺激 原发性刺激—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引起的病理性反应。 红斑、水肿 原发性刺激的表现 水疱疮 溃疡; 强碱 脂溶性溶剂 原发性刺激机理 镉酸盐 银、汞、砷等金属盐 特征: 有明确的毒理学量-效关系。 首次接触即可产生某种特征。;(二)皮肤致敏 皮肤致敏为变态反应, 包括:药物致敏和光敏反应。 作用机制 药物与蛋白以共价键结合,具用免疫原性。 药物在光的作用下,形成半抗原性物质。 特征 没有明确的毒理学量-效关系。 再次接触该药物才能激发特定症状。;(三)皮肤致癌 有机大分子化合物----多环芳烃类 金属盐----无机砷盐;(一)皮肤用药急性毒性实验;; 4.剂量设计 至少应设三个剂量组,另设赋形剂对照组,必要时设空白对照组。 如受试物在拟用临床给药时有可能与破损皮肤接触,则应另设破损皮肤组。 ;5.实验操作 给药前24h对给药区(通常在背部)进行脱毛处理,给药时将受试物均匀涂于动物脱毛区,液体制剂,应将受试物涂于敷料上,再贴于脱毛或破损皮肤区,用半封闭的外罩固定敷料。 涂敷24h后,除去敷料,用温水或适宜的溶剂除去残留的受试物和赋形剂。 ;观察期: 连续观察14d,观察1-2次/天。也可根据出现毒性反应的情况适当延长。 观察指标: 给药前后7d、14d称体重,观察给药后动物的全身反应:皮毛、眼睛、黏膜、呼吸、行为、自主活动、肌张力等,有无颤抖、震颤、抽搐、流涎、腹泻、少动、精神萎靡不振、 昏迷等毒性反应症状。若有动物死亡应立即进行尸检, 有明显异常时,应进一步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7.结果评价 对观察到的阳性症状结合大体解剖或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对照组比较,对动物的毒性反应及死亡原因作出明确判断。 ;(二)皮肤给药长期毒性实验;4.剂量设计 至少应设三个剂量组. (可设赋形剂对照组,必要时设空白对照组。) 高剂量:原则上应使动物产生明显的毒性反应,甚至出现个别动物死亡; 低剂量:原则上应高于动物药效学实验的等效剂量,并不使动物出现毒性反应; 中剂量:动物可出现轻度毒性反应。;5.给药期限; 6.给药频率 ★给药期限<3个月,原则上应每天给药; ★给药期限≥3个月,每周至少应给药6d; ★也可根据临床给药频率给药。; 7.恢复期限 给药结束后保留部分动物,继续观察其可能出现的延迟性毒性反应,并了解毒性反应的可逆程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淡然一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