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时强化训练含解.doc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时强化训练含解.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 1.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 1,2 2.群落的空间结构 9 3.群落的演替 4,5,6,8,13 4.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7 5.综合考查 3,10,11,12,14,15 一、选择题 1.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 B )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互利共生 解析: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两者构成竞争关系。 2.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 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编号 捕食者 数量/只 蝌蚪存活率/% 甲 乙 丙 1 0 87 7 40 2 2 58 30 25 3 4 42 32 11 4 8 20 37 10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D )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解析: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存活率逐渐增加,甲、丙降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蝌蚪间的竞争受捕食者影响;无捕食者时,乙存活率极低,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存活率增加,获得的资源包括食物或生存空间可能会增加。 3.下列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群落的演替产生严重的影响 B.淡水湖泊中出现的水华现象都是由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 C.水葫芦引入我国后对一些淡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D.入侵植物进入适宜其生长的地区可影响当地物种的生存 解析:外来物种入侵,如水葫芦疯长,会对当地群落的演替产生严重的影响;淡水湖泊中出现水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入,导致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从而使藻类大量繁殖;水葫芦引入我国后数量疯长,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入侵植物进入适宜其生长的地区可能呈“J”型增长,会影响当地物种的生存。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解析: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演替为灌木阶段,灌木阶段物种的丰富度大于草本阶段;与草本阶段相比,灌木阶段群落的空间结构更为复杂;与草本阶段相比,灌木阶段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强;在群落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通气性越来越好,从而为灌木阶段群落的形成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 5.某火山喷发大量岩浆形成火山岩。预测若干年后,该火山岩上可着生草本植物。下列有关这一群落演替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该群落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 B.该过程通常不出现地衣和苔藓植物 C.人类活动会影响该过程的方向和速度 D.该过程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解析:在光裸的岩石上发生的初生演替包括以下阶段: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因此该过程会出现地衣和苔藓植物。 6.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的过程见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B.图中各群落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草本、灌木、乔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一致 D.在针叶林群落中的优势种是草本植物 解析: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图中各群落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草本和灌木的丰富度变化一致,但与乔木丰富度的变化不同;在针叶林群落中的优势种是针叶树。 7.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如图A、B、C、D 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A ) 解析:土壤动物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性,因此要让土壤动物从上面漏斗中转移到下面的收集瓶中,漏斗中的环境应有光、干燥、 高温。 8.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农田经过数十年的演替逐渐发展成了森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实施退耕还林后,增大了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K值 C.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形成了植物的垂直结构 D.演替过程中,前一阶段群落的物种一般会被后一阶段群落的物种完全取代 解析: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这种“代替”是优势物种的代替,因此,演替过程中,前一阶段群落的物种一般不会被后一阶段群落的物种完全取代。 9.如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